找答案
首页
所有题库
找答案
APP下载
手机号登录
首页
所有题库
机车乘务员考试
乘务五室新题库四
乘务五室新题库四
更新时间:2022-02-26 10:44:19
类别:机车乘务员考试
301、
配合处理异常光带的列车须比照时刻表至少提前 30 分钟出厂
302、
道岔故障时, 行调应优先考虑道岔正确表示位或变更进路组织行车
303、
除 P53101、 P53402、 P53406、 P50702、 P51002 外, 其余道岔由
304、
首列车通过道岔故障区段须限速 15km/h 运行
305、
一个集中区发生 CBI 故障时, 在故障区域内采用进路闭塞法组织行车
306、
ATS 故障区域的列车进路由行调办理
307、
当列车从 ATS 故障区域运行到正常区域, 司机遇车次不正确或没有车次显示时, 应及时 通知行调输
308、
LC 故障时, 在区间运行的列车以原驾驶模式运行到前方站后改用进路闭塞法行车
309、
行调确认 LC 故障消除, 在 MMI 上恢复设置全线原有临时限速 6 分钟以后, 取消 LC 初
310、
前海湾站 ZC(ZC4) 的影响区域为前海湾站~塘朗站间
311、
长岭陂站 ZC(ZC5) 的影响区域为长岭陂站~布吉站间
312、
黄贝岭站 ZC(ZC6) 的影响区域为布吉站~黄贝岭站间
313、
NOCCZC(ZC8) 的影响区域为赤湾站~桂湾站间
314、
列车在车站或区间发生车载 ATP 故障且无法修复时, 原则上清客退出服务
315、
运营列车车载 ATP 故障经主调批准需载客运营时, 如只有一个司机驾驶列车时, 由行调 安排车站的
316、
行调删除或修改列车目的地码前应提前通知司机且确认列车停妥
317、
客车在隧道内停车超过 4 分钟时, 行调应通知环调组织开启隧道通风
318、
客车故障情况下行车组织由 OCC 负责, 故障的判断、 报告和处理由司机负责
319、
司机离开驾驶室处理故障前须报告行调并携带 800M 无线便携台
320、
故障列车需要疏散乘客时, 司机除引导乘客下车外, 还必须做好客车的防护及协助救援 工作
321、
使用客车救援时, 如不能空车前往救援时, 连挂动车后须组织故障列车和救援列车在 最近的车站清客。
322、
故障列车司机在连挂之前可继续排除故障, 但不能启动列车, 如故障排除则报告行调取 消救援
323、
救援列车推进故障列车运行时, 救援列车司机需在前端驾驶室(运行方向) 驾驶, 故障 列车前端驾驶室
324、
救援列车牵引故障列车运行时, 司机需在救援列车前端驾驶室(运行方向) 驾驶。
325、
救援列车接近故障列车时应在 5-10 米处一度停车
326、
救援车牵引故障载客列车运行时限速 45km/h
327、
救援车牵引清客后故障车运行时限速 25km/h
328、
行调必须重点监控连挂列车的运行情况, 连挂列车与前方列车至少保持一站一区间的安 全距离。
329、
禁止使用工程车救援载客列车
330、
使用工程车救援空客车时, 救援列车限速 45km/h 运行
331、
使用装备了信号系统的工程车救援空客车时, 必须切除该信号系统方可进行
332、
列车反向运行前须得到行调指令
333、
列车反方向运行时采用 RM 模式驾驶列车
334、
在反向 ATP 故障的情况下, 除降级运营时组织单线双向运行或开行救援列车外, 载客列 车原则上不
335、
工程列车需在明确行车计划和进路办理妥当的情况下方可反向运行
336、
列车因故在区间停车需要退行回车站时, 司机必须报告行调
337、
如退行列车已全部出清站台区, 原则上行调通知司机换端退行
338、
如退行列车已全部出清站台区, 行调可通知司机不换端退行
339、
如退行列车仍有部分车厢停在站台区, 行调通知车站后可指令司机原端退行
340、
布心至百鸽笼下行区间 S52401 信号机至 S52309 信号机间线路属于瞭望信号机困难区段
341、
临海至前海湾下行区间 S50211 信号机至 S50109 信号机间线路属于瞭望信号机困难区段
342、
大学城至塘朗上行区间 S51120 信号机至 S51202 信号机间线路属于瞭望信号机困难区段
343、
荔湾至赤湾下行区间 S53611 信号机至 S53709 信号机间线路属于瞭望信号机困难区段
344、
赤湾至荔湾上行区间 S53710 信号机至 S53614 信号机间线路属于瞭望信号机困难区段
345、
布心至太安上行区间 S52504 信号机至 S52512 信号机间线路属于瞭望信号机困难区段
346、
临海至前海湾上行区间百米标 10 至 S50112 信号机间线路(约 300 米) 属于反向运行瞭
347、
布心至白鸽笼上行区间百米标 336 至 S52314 信号机间线路(约 300 米) 属于反向运行
348、
太安至布心上行区间百米标 358 至 S52506 信号机间线路(约 300 米) 属于反向运行瞭
349、
宝安中心至翻身下行区间百米标 34 至 S50409 信号机间线路(约 300 米) 属于反向运行
350、
如紧急制动后能收到速度码, 司机不得动车, 报告行调, 行调确认线路安全后命令司机 以 CBTC
351、
如紧急制动后能收到速度码, 司机动车后报行调
352、
司机必须在 30 秒以内驾驶列车越过该引导信号
353、
列车启动后, 前方信号机的引导信号因超时等原因关闭时, 司机报告行调, 行调指令车 站再次开放引导
354、
电客车与工程车连挂后以 RM 模式运行
355、
重启 ATP 后司机无须以 MCS 模式驾驶列车进站对标即可转换 AMC 模式驾驶
356、
站台门故障按照“先修后通” 的原则处理
357、
当积水未超过轨面时, 允许列车以正常速度通过积水段
358、
若积水超过轨面, 禁止列车通过积水段
359、
若积水超过轨面, 列车应限速通过积水段
360、
调车工作必须贯彻统一领导、 单一指挥的原则。
361、
在车厂调车, 厂调(一) 为调车领导人, 调车长为调车指挥员
362、
调车作业计划变更四钩及以上时, 须重新编制调车作业计划后执行
363、
调车作业禁止溜放调车, 原则上不允许手推调车
364、
调车作业时, 调车长必须正确及时显示信号, 司机要认真确认信号, 并鸣笛回示, 没有 回示时, 应
365、
调车作业时, 一车距离以 20m 为标准
366、
车厂调车牵引运行时, 前方进路的确认由调车长负责
367、
厂内调车推进运行时, 前方进路的确认由司机负责
368、
遇特殊情况需要越出车辆段占用出入段线调车时, 原则上按列车办理
369、
在车辆段内, 两组车组或列车不能同时在同一条线路内移动, 必须等候其中一组车组或 列车暂停后, 另
370、
在尽头线上调车时, 距车挡应有 15m 的安全距离
371、
正线信号机显示绿灯, 表示道岔已锁闭, 进路中所有道岔开通直股, 列车可以越过此信 号机运行到下一
372、
正线信号机显示红色灯光: 禁止信号, 不允许列车越过信号机。
373、
正线信号机引导信号的显示为红灯+白灯
374、
正线信号机灭灯及其他显示: 不允许 CBTC-AMC、 CBTC-MCS 驾驶模式以外的列车越过信
375、
进厂复示信号机显示黄灯, 表示禁止越过, 必须停车报行调。
376、
进厂信号机是指 S51303、 S51308
377、
发车进路信号机是指 XI、 XII、 XIII
378、
调车信号机显示一个蓝色或红色灯光: 禁止越过该信号机
379、
调车信号机显示一个白色灯光: 允许越过该信号机, 可运行到下一个顺向调车信号机前 调车
380、
紧急停车手信号显示: 展开红旗下压数次, 无信号旗时, 两臂高举头上, 向两侧急剧摇 动。 (夜间
381、
引导手信号昼间显示方式: 展开黄色信号旗高举头上左右摇动。 (夜间用黄色灯光代替 黄色信号旗)
382、
指挥列车或车辆向显示人方向来的手信号: 展开的绿色信号旗在下方左、 右摇动(夜间 显示用绿色灯光代
383、
指挥列车或车辆向显示人反方向去的手信号: 展开的绿色信号旗上、 下摇动(夜间显示 用绿色灯光代替绿
384、
连挂作业手信号夜间显示方式: 红、 绿色灯光(无绿色灯用白色灯光代替) 交互显示数 次
385、
音响信号, 长声为 3s, 短声为 1s, 间隔为 1s。 重复鸣示时, 须间隔 5s 以上
386、
曲线限速 60km/h 及以下的正线区段起点位置设置限速信号牌, 终点位置设置解除限速 信号牌
387、
禁止停车标设于列车正常运行方向车头所处的道床中间, 禁止列车车头在该标标识范围 内时停车
388、
限界分车辆限界、 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三种
389、
除使用、 清扫、 检修等需要外, 信号系统定义的道岔常态开通方向为定位, 反之为反位。
390、
面向岔尖, 道岔开通方向在人的左侧为左位, 反之为右位
391、
按定义的列车正常运行方向, 列车停在车站时头部对应的站台端墙为头端墙, 尾部对应 的站台端墙为尾端
392、
信号机防护的一方为信号机内方, 反之为外方; 信号机显示的一方为信号机前方, 反之 为后方。 两者
393、
间隔信号机仅有间隔防护功能
394、
阻拦信号机设于线路尽头, 禁止列车越过的信号机
395、
长岭陂下行线目的地码为 II
396、
长岭陂上行线目的地码为 IJ
397、
坂田站备用线目的地码为 MC
398、
百鸽笼备用线目的地码为 CC
399、
上行线行车许可证边框颜色为黄色
400、
下行线行车许可证边框颜色为蓝色
401、
05A0706 株每节车客室各设有 1 个安防摄像头。
402、
05A0706 株每节车客室各设有 4 个安防摄像头。
403、
05A0706 株列车的每节车客室增加设置了 5 个跑道型扶手
404、
05A0706 株每个车门外部均有设置紧急解锁装置。
405、
05A0706 株列车司机室侧门外部设立两扶手, 便于司机登入司机室。
406、
05A0706 株列车司机室侧门内部设立两扶手, 便于司机登入司机室。
407、
方孔钥匙用来开启电子柜、 设备柜以及各种盖板锁, 还用于门切除、 门解锁和紧急入口 装置(从外部解
408、
05A0706 株列车不设立客室紧急通风窗。
409、
05A0706 株列车司机室侧门设置了按钮一个, 具备开、 关门功能。
410、
05A0706 株每列车每个司机室均设立有两个方便插座。
411、
司机室侧门关闭接入零速信号控制, 列车启动后, 司机室侧门不会自动关闭
412、
05A0706 株列车客室车门切除装置位于车门的左下角
413、
蜂鸣器不属于驾驶台上与司机相关的 ATC 设备。
414、
复位操作只能在 531-551 车非车辆备用模式下使用
415、
05A0706 株司机室主台 HMI 屏使用电容屏
416、
司机室侧门关闭接入零速信号控制, 列车启动后, 司机室侧门自动关闭。
417、
05A0706 株 110V 失电时, 列车司机室侧门可以打开。
418、
05A0706 株 110V 失电时, 列车司机室侧门无法打开。
419、
05A0706 株列车在每个客室车门顶部外方, 设立白色 LED 灯带。
420、
当站台门故障时, 相对应车门顶部的黄色 LED 灯带闪亮, 便于司机快速定位故障车门位 置。
421、
05A0706 株列车在每个客室车门顶部外方, 设立黄色 LED 灯带。
422、
05A0706 株列车司机室主台新增的按钮/开关有“客室左边开” 按钮。
423、
备用模式控制电路设计改进为独立线路控制
424、
05A0706 株为长客车。
425、
5 号线 05A2206 株型车是指 501-522 车。
426、
5 号线 05A0806 株型车指的是 501-522 车。
427、
5 号线 05A2106 长型车指的是 501-522 车。
428、
05A0706 株列车的靠每节车原第 8 号座椅均改为腰靠
429、
05A0706 株列车转向架轴端均装有接地装置
430、
05A0706 株司机室侧门打开接入零速信号控制, 列车启动后, 司机室侧门无法使用按钮 打开。
431、
【门关好旁路开关】 为按钮开关(05A086 长型车)
432、
司机室侧门接入车门环路, 司机室侧门如未关闭, 列车无法动车。
433、
若 ATC 测速设备(编码里程计) 工作不正常时, ATC 系统 RM 驾驶模式可用。
434、
在 MCS、 RM 模式下当列车的实际速度高于规定速度时, 装置不会发出报警。
435、
当 ATB 模式可用并且司控器钥匙断开, 驾驶模式选择开关在 OFF/ATB 时, ATB 按钮灯
436、
05A0706 株列车司机室主台阅读灯位于 HMI、 DMI 两屏上方, 与既有列车位置一致。
437、
当车门故障故障时, 相对应车门顶部的红色 LED 灯带闪亮, 便于司机快速定位故障车门 位置。
438、
电气控制采用 LCU 模块化控制, 替代了大部分继电器和接触器
439、
05A0706 株列车备用模式控制电路设计改进为独立线路控制。
440、
05A0706 株列车司机室侧门设置了一个开/关门按钮。
441、
05A0706 株列车客室车门关闭后, 车门页两侧边缘与车体间留有间隙, 并安装胶条, 可 防止目
442、
升弓装置安装在 B 车 2 位端左侧客室升弓模块柜内。
443、
关于 05A0706 株列车的司机室侧门开启接入零速信号控制, 在列车未停妥之前无法打开 司机室侧
444、
05A0706 株列车司机室侧门设立开、 关门按钮各一个。
445、
05A0706 株列车司机室通道门紧急解锁装置采用盖板下拉式解锁方式。
446、
05A0706 株列车司机室主台“门模式“开关在右, ” 驾驶模式“开关在左。
447、
主控钥匙用来锁闭或打开司机室侧门(05A0706 株型(552-558) 车除外、 司机室通道 门
448、
05A0706 株列车司机室侧门外部靠客室侧下方设有电钥匙旋钮自复位开关, 采用 T 型钥 匙顺时
449、
05A0706 株司机室主台 HMI 屏使用电阻屏。
450、
5 号线列车有 05A2206 株型(501#-522#) 、 05A0806 株型(523#-5
<<
1
2
3
4
>>
最新试卷
乘务员高级工考试题库二
乘务员高级工考试题库一
长春地铁乘务题库之指导书试题
乘务六部-自测题集
乘务五室新题库一
乘务五室新题库二
乘务五室新题库三
乘务五室新题库四
机车乘务员综合练习
牵引计算与列车操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