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 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令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之为众人 卒: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也 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 域:

④终无于天下 济: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受之于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3.乙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做学问”?请分条概括

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观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3:16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日照五莲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科水平监测》Word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 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 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令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之为众人 卒: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也 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 域:

④终无于天下 济: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受之于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3.乙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做学问”?请分条概括

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观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

本题关键词:天下之中,受盛之官,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后天之本,先天之本,后天之精,子之,王羲之,水之下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