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祀禋焉,举而不改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祠者为舜,非为象也。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底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友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注】象祠:象的祠庙。象,传说中舜的弟弟。禋祀:泛指祭祀。有鼻:古地名。

相传舜封象于此。象死后,当地人为他建了祀庙。唐代元和年间,象祠被拆毁。

蒸:上进的样子:乂:治理:格:至于:瞽瞍:舜父名。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斯祠之 肇:创建

B.自吾父、吾祖溯高而上 曾:增加

C.谐以孝 克:能够

D.不于奸,则必于善 底:通“抵”,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灵博之山,有象祠/皆尊奉而禋祀

B.其下诸苗夷居者/然则唐人毁之也

C.犹存于今/象之祠独延于世

2,4,6

D.毁之乎,新之也/盖莫知

3.以下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苗民把灵博的象祠中的象当作神来祭祀,没有毁掉它

B.作者认为苗民兴建象祠是爱屋及乌,建象祠是为了表彰舜的高尚品德

C.象在唐代被斥责,宣尉使安君却重修象祠。作者借此告诉人们,对有错误的人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D.作者认为象受到舜的感化,上进向善。并以说明人是可以改邪向善的。

4.把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在汉语。

(1)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2)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

(3)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17:30 免费下载:《2011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五次模拟考试》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祀禋焉,举而不改废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祠者为舜,非为象也。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底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

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友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注】象祠:象的祠庙。象,传说中舜的弟弟。禋祀:泛指祭祀。有鼻:古地名。

相传舜封象于此。象死后,当地人为他建了祀庙。唐代元和年间,象祠被拆毁。

蒸:上进的样子:乂:治理:格:至于:瞽瞍:舜父名。

1.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斯祠之 肇:创建

B.自吾父、吾祖溯高而上 曾:增加

C.谐以孝 克:能够

D.不于奸,则必于善 底:通“抵”,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灵博之山,有象祠/皆尊奉而禋祀

B.其下诸苗夷居者/然则唐人毁之也

C.犹存于今/象之祠独延于世

2,4,6

D.毁之乎,新之也/盖莫知

3.以下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苗民把灵博的象祠中的象当作神来祭祀,没有毁掉它

B.作者认为苗民兴建象祠是爱屋及乌,建象祠是为了表彰舜的高尚品德

C.象在唐代被斥责,宣尉使安君却重修象祠。作者借此告诉人们,对有错误的人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D.作者认为象受到舜的感化,上进向善。并以说明人是可以改邪向善的。

4.把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在汉语。

(1)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2)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

(3)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

本题关键词:孝堂山墓祠,查阅文献法,文言文翻译原则,阅读训练,阅读中枢,迈之灵片,4-氯-1-苯酚,地下文物,附有文件,阅读新知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