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象 祠 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其祠屋,而请记于。予曰:“毁之乎,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祠者为舜,非为象也。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则不至于;不底于奸,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周也。斯可以见象之见化于舜。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注】①象祠,象的祠庙。象,人名,传说中舜的弟弟。②有鼻:古在名,在今湖南道县境内。相传舜封象于此。象死后,当地人为他建了祠庙。③瞽瞍(gǔ sǒu):舜父名。④底:通“抵”,到。

1.3.5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祠屋 新:把……修整如新

B.进治于善,则不至于 恶:厌恶

C.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 意:猜测

D.象犹不,不可以为谐 弟:同“悌”,敬爱兄长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苗区的象祠留存到明代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②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

③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

④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

⑤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⑥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

A.①③⑥B.①②⑤C.②④⑤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品德不好的象却受到苗民立祠祭祀,作者认为可能是象后来被舜的品德感化了。

B.宣尉使顺应民心,重新修整象祠,同时请作者作记,以彰显民意。

C.作者认为周天子任命诸侯的卿的制度是仿效了舜封象的办法。

D.本文的主旨是宣扬“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具有鼓励人改过从善的积极意义。

4.把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句。

①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24:08 免费下载:《2011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象 祠 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其祠屋,而请记于。予曰:“毁之乎,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祠者为舜,非为象也。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则不至于;不底于奸,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周也。斯可以见象之见化于舜。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注】①象祠,象的祠庙。象,人名,传说中舜的弟弟。②有鼻:古在名,在今湖南道县境内。相传舜封象于此。象死后,当地人为他建了祠庙。③瞽瞍(gǔ sǒu):舜父名。④底:通“抵”,到。

1.3.5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祠屋 新:把……修整如新

B.进治于善,则不至于 恶:厌恶

C.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 意:猜测

D.象犹不,不可以为谐 弟:同“悌”,敬爱兄长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苗区的象祠留存到明代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②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

③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

④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

⑤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⑥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

A.①③⑥B.①②⑤C.②④⑤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品德不好的象却受到苗民立祠祭祀,作者认为可能是象后来被舜的品德感化了。

B.宣尉使顺应民心,重新修整象祠,同时请作者作记,以彰显民意。

C.作者认为周天子任命诸侯的卿的制度是仿效了舜封象的办法。

D.本文的主旨是宣扬“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具有鼓励人改过从善的积极意义。

4.把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句。

①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_________________

②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象 祠 记①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

本题关键词:王守仁,文字记载历史,阅读训练,阅读中枢,4-氯-1-苯酚,明目1+1营养剂,阅读新知法,形象性记忆,抽象性记忆,4字试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