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首页
所有题库
找答案
APP下载
手机号登录
首页
所有题库
职称医古文考试
文选
文选
更新时间:
类别:职称医古文考试
1、
在“虽方技分镳,名医继轨,更相祖述,罕能厘正”中,“祖述”之义为()
2、
在“铅翰昭彰,定群言之得失”中,“铅翰”之义为()
3、
在“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中,“丹青”之义为()
4、
在“传万祀而无昧,悬百王而不朽”中,“悬”之义为()
5、
在“昔者农皇之治天下也,尝百药,立九候,以正阴阳之变沴”中,“变诊”之义为()
6、
以“以救性命之昏札”中“昏”之义为()
7、
在“以救性命之昏札”中,“札”之义为()
8、
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土宇”之义为()
9、
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用”之义为()
10、
在“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医道”中,“王”之义为()
11、
在“洎周之王,亦有冢卿格于医道”中,“格”之义为()
12、
在“岁终稽考而制其食”中,“食”之义为()
13、
在“我国家率由兹典,动取厥中”中,“率由”之义为()
14、
在“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此乎”中“加”之义为()
15、
在“岁且数千,方逾万卷,专车之不受,广厦之不容”中,“受”之义为()
16、
在“然而载祀绵远,简编亏替”中,“替”之义为()
17、
在“永言笔削,未暇尸之”中,“笔削”之义为()
18、
在“置医学,颁良方,亦所以极元气之和也”中,“极”之义为()
19、
在“永言笔削,未暇尸之”中,“尸”之义为()
20、
在“七登南官,两拜东掖,便繁台阁二十余载”中,“便繁”之义为()
21、
在“繇是靓奥升堂”中,“奥”之义为()
22、
“覩奥升堂”的喻义是()
23、
在“死生契阔,不可问天”中,“契阔”之义为()
24、
在“赖有经方,仅得存者”中,“仅”之义为()
25、
在“遂发愤刊削,庶几一隅”中,“一隅”之义为()
26、
在“凡古方纂得五六十家,新撰者向数千百卷”中,“向”之义为()
27、
在“今并味精英,钤其要妙”中“钤”之义为()
28、
在“至于遁天倍情,悬解先觉”中,“倍”之义为()
29、
在“治家刑国,由近兼远”中,“刑”之义为()
30、
在“则圣人不和启金滕,贤者曷为条玉版”中,“则”之义为()
31、
在“斯言之玷,窃为吾子羞之”中,“玷”之义为()
32、
“窃为吾子羞之”中,“吾子”之义为()
33、
在“张、王、李等数先生继入,皆敬风请益”中,“请益”之义为()
34、
在“今并缮缉,而能事毕矣”中,“缮缉”之义为()
35、
在“今并缮缉,而能事毕矣”中,“能事”之义为()
36、
在“若乃分天地之至数”中,“若乃”之义为()
37、
在“不诬方将,请俟来哲”中,“方将”之义为()
38、
在“岁在执徐,月之哉生明者也”中,“哉”之义为()
39、
以下哪个不是“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中“释”的同义词()
40、
以下哪条训释与“拯黎元于仁寿”中“仁寿”之义不合()
41、
在“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中,“赢劣”之义为()
42、
在“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中,“三坟”是指()
43、
在“不谋而遐迩自同”中,与“遐迩”义通的是()
44、
在“兼《灵枢九卷,逎其数焉》”中,“兼”之义为()
45、
在“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中,“之”之义为()
46、
在“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中,“忒”之义为()
47、
在“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中,“奉生”之义为()
48、
在“蒇谋虽属乎生知”中,“蒇谋”之义为()
49、
以下哪句中不含有与“命世奇杰”中“命”义相同的词()
50、
在“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中,“契”之义为()
51、
以下除……之外,都不能用以比喻技术精熟,运用自如()
52、
以下除……之外,都与“冰弱龄慕道”中“弱龄”之义相同()
53、
在“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式”之义为()
54、
在“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龟镜”喻()
55、
在“而世本纰缪,篇目重迭”中,“纰缪”之义为()
56、
在“施行不易,披会亦难”中,“会”之义为()
57、
以下哪个不是“岁月既淹”中“淹”的反义词()
58、
在“将升岱岳,非径奚为”中,“为”之义是()
59、
在“施行不易,披会亦难”中,“披”之义为()
60、
在“询谋得失,深遂夙心”中,“遂”之义为()
61、
在“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中,“环周”之义为()
62、
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中,“冰”为名词作状语,其意义是()
63、
在“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中,“师资”之义为()
64、
在“因而撰注,用传不朽”中,“用”之义为()
65、
在“兼旧藏之卷,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部”中,“勒”之义为()
66、
在“寻注会经,开发童蒙”中,“童蒙”之义为()
67、
在“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中,“敷畅”之义为()
68、
以下各句中的“惟”只有哪个是音节助词()
69、
在“深泉净滢,鳞介成分”中,“介”之义为()
70、
在“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中,“俾”之义为()
71、
在“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累属”之义为()
72、
在“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序”中,“次”之义为()
73、
王冰在《素问注序》中说:“其中简脱文断,又不相接者,搜求经论所有,迁移以补其处。”王冰这里采用的校勘
74、
在“夷夏有延龄之望”中,“夷夏”是指()
75、
在“错简碎文,前后重迭者”中,“错简”之义为()
76、
在“前后不伦,文义悬隔”中,“伦”之义为()
77、
在“俾工徒勿误,学者唯明”中,“工徒”之义为()
78、
在“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中,“斋堂”是指()
79、
在“王泽不流,则蠢生于下”中,“流”之义为()
80、
在“王泽不流,则姦生于下,故辨淑慝以制治”中,“淑慝”之义为()
81、
在“真气不荣,则疢动于体”中,“疢”之义为()
82、
在“真气不荣,则疢动于体,故谨医砭以救民”中,“谨”之义为()
83、
在“周天之度,三百六十有五,人气穴以应之”中,“周天”之义为()
84、
在“上下有纪,左右有象,督任有合,腧合有数”中,“纪”之义为()
85、
在“洎雷公问其道,迺坐明堂以授之”中,“明堂”是指()
86、
在“藏于金兰之室”,“金兰之室”是指()
87、
在“平民受弊而莫赎”中,“赎”之义为()
88、
在“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后”之义为()
89、
在“迪帝轩之遗烈”中,“迪”之义为()
90、
在“祗文母之慈训”中,“祗”之义为()
91、
在“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洪”之义为()
92、
在“复令创制铜人为式”中,“式”之义为()
93、
在“在昔未臻,惟帝时宪”中,“宪”之义为()
94、
在“肇颁四方,景式万代”中,“肇”之义为()
95、
在“肇颁四方,景式万代”中,“景式”之义为()
96、
在“将使多瘠咸诏,巨刺靡差”中,“诏”之义为()
97、
在“迪帝轩之遗烈”中,“烈”之义为()
98、
在“井荥所会,孔穴所安,窍而达中,刻题于侧”中,“题”之义为()
99、
在“使观者烂然有第,疑者涣然而冰释”中,“第”之义为()
100、
在“昔夏后叙六极以辨疾,帝炎问百药以惠人,固当让德今辰,归功圣域者矣”中,“让”之义为()
101、
在“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中,“析木”之义为()
102、
在“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中,“觇”之义为()
103、
在“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中,“晨星”之喻义为()
104、
在“予窥其人,啐然貌也”中,“啐”之义为()
105、
在“癯然身也”中,“癯”之义为()
106、
在“解其装,无长物”中,“长”之义为()
107、
在“时珍,荆楚鄙人也”中,“鄙人”之义为()
108、
以下句中含有“泛览博涉”义词语的是()
109、
在“凡子、史、经、传、声韻、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中,“传”之义为()
110、
在“古有《本草》一书,自炎黄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中,“旧”之义为()
111、
在“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中,“僭”之义为()
112、
在“複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中,“绳”之义为()
113、
在“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中,“土产”之义为()
114、
在“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中,“体用”之义为()
115、
在“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中,“冰壶玉鉴”是比喻《本草纲目》的内容显得()
116、
在“毛发可指数也”中,“指”的语法作用是()
117、
在“综核究竟,直窥渊海”中,“渊海”之喻义为()
118、
在“兹岂仅以医书觏哉”中,“觏”之义为()
119、
在“碔玉莫剖”中,“碔”之义为()
120、
在“朱紫相倾”中,“倾”之义为()
121、
在“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中,“博”之义为()
122、
在“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中,“共”之义为()
123、
在“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中,“上元日”指()
124、
在“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互相讨论”中,“讨论”之义为()
125、
在“互相讨论,发明至理”中,“发明”之义为()
126、
在“藏府经络之曲折”中,“曲折”之义为()
127、
在“靡不缕指而胪列焉”中,“胪列”之义为()
128、
在“宋臣高葆衡等叙业已辟之”中,“辟”之义为()
129、
在“《难经》而然,《内经》可知矣”中,“然”之义为()
130、
在“《内经》之生全民命,岂杀于十三经之启植民心”中,“杀”之义为()
131、
在“君父危困,赤子涂地”中,“涂地”之义为()
132、
在“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中,“夭殃”之义为()
133、
在“正以经文奥衍,研阅诚难”中,“衍”之义为()
134、
在“观坡仙《楞加经·跋》云"经之有《难经》,句句皆理,字字皆法。亦岂知《难经》出自《内经》,而仅得其
135、
在“及乎近代诸家,尤不过顺文敷衍”中,“敷衍”之义为()
136、
在“然后附意阐发,庶晰其韫”中,“韫”之义为()
137、
在“且此非十三经之比”中,“比”之义为()
138、
在“而此欲醒瞆指迷,则不容为类”中,“瞆”之义为()
139、
在“《难经》而然,《内经》可知矣”中,“而”之义为()
140、
在“由是遍索两经,先求难易,反复更秋”中,“更”之义为()
141、
在“反复更秋,稍得其绪”中,“绪”之义为()
142、
在“驹隙百年,谁保无恙”中,“驹隙百年”之喻为()
143、
在“疾之中人,变态莫测,明能烛幽,二竖遁矣”中,“二竖”之义为()
144、
在“歧贰毕彻”中,“贰”之义为()
145、
在“凡志切尊生者,欲求兹妙,无不信可拈矣”中,“切”之义为()
146、
在“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中,“虞”之义为()
147、
在“使辨之不力,将终无救正日矣”中,“使”之义为()
148、
在“知必有阚余之谬而随议其后者”中,“阚”之义为()
149、
在“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手”中,“操觚”之义为()
150、
在“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中,“锡之”之义为()
151、
在“岁次甲子黄钟之吉”中,“黄钟之吉”是指()
152、
以下喻废物利用的典故是()
153、
在“世所谓走方医是也,人每贱薄之”之中,“贱薄”之义为()
154、
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货”之义为()
155、
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吮舐”之义为()
156、
在“挟技劫病,贪利恣睢”中,“恣睢”之义为()
157、
在“刳涤魇迷,诧为神授”中,“诧”之义为()
158、
在“为问今之乘华轩、繁徒卫者”中,“为”之义是()
159、
在“俨然峨高冠、窃虚誉矣”中,“俨然”之义为()
160、
在“今之游权门、食厚奉者”中,“奉”之义为()
161、
在“俨然踞高座、侈功德矣”中,“侈”之义为()
162、
在“予幼嗜岐黄家言”中,“岐黄家言”之义为()
163、
在“大率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中,前一个“所以”之义为()
164、
在“以故欲宏览而无由”中“由”之义为()
165、
在“有宗子柏云者,挟是术遍游南北”中,“宗子”之义为()
166、
在“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中,“已”之义为()
167、
在“作者谓圣”中,“作者”是指()
168、
在“作者谓圣,述者谓明”中,“述者”指()
169、
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中,“亡如”之义为()
170、
在“御风以絺,指鹿为马”中,“絺”之义为()
171、
“指鹿为马”的喻义是()
172、
在“居然以杜撰之伤寒,治天下之六气”中,“杜撰”之义为()
173、
在“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中,“宗”之义为()
174、
在“生民之祸亟矣”中,“亟”之义为()
175、
以下可喻能担当大事,不怕艰危的坚强人物的是()
176、
在“病者亦知膏肓难挽”中,“膏肓”之义为()
177、
以下哪个是表“按照事物的名称,求取事物的内容”之义()
178、
在“好学之士,咸知向方”中,“向方”之义为()
179、
在“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中,“是”之义为()
180、
在“藏诸笥者久之”中,“笥”之义为()
181、
在“子云其人必将旦暮遇之”中,“旦暮”之义为()
182、
在“此天下后世之幸,亦吴子之幸”中,“幸”之义为()
183、
在“遂相与评骘而授之梓”中,“骘”之义为()
184、
在“授之梓”中,“梓”之义为()
185、
在“嘉庆十有七年”中,“有”之义为()
186、
在“壮月既望”中,“壮月”是指农历的()
187、
在“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著于骨髓”中,“留淫”之义为()
188、
在“留淫日深,著于骨髓”中,“著”之义为()
189、
在“留淫日深,著于骨髓,心私虑之”中,“虑”之义为()
190、
在“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中,“针”之义为()
191、
在“余欲针除其疾病”中,“针”为名词作状语,其意在表示动作行为的()
192、
在“病深者,其声哕”中,“哕”之义为()
193、
在“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中,“坏府”之义为()
194、
在“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中,“毒药”之义为()
195、
在“毒药无治,短针无取”中,“取”之义为()
196、
在“此皆绝皮伤肉,血气争黑”中,“绝”之义为()
197、
在“余念其痛,心为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中,“更代”之义为()
198、
在“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中,“残贼”之义为()
199、
在“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中,“悬”之义为()
200、
在“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中,“经”之义为()
201、
在“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中,“欺”之义为()
202、
在“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中,“存”之义为()
203、
在“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中,“九野”之义为()
204、
在“虚实呿吟,敢问其方”中,“方”之义为()
205、
以下除……之外,都不是“土得木而达”中“达”之义()
206、
在“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中,“数”之义为()
207、
在“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三日知毒药为真”中,“为”之义是()
208、
在“此皆众工所共知也”中,“工”之义为()
209、
在“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中,“法”之义为()
210、
在“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中,“则”之义为()
211、
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中,“响”之义为()
212、
在“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中,“真”之义为()
213、
在“众凶不闻”中,“凶”之义为()
214、
在“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中,“玩”之义为()
215、
在“至其当发,间不容瞚”中,“间不容瞚”之义为()
216、
在“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中,“若”之义为()
217、
在“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中,“冥冥”之义为()
218、
在“伏如横弩,起如发机”中,“机”之义为()
219、
在“水得土而绝”中,“绝”之义为()
220、
在“五脏脉已绝于内,用针者反实其外”中,“绝”之义为()
221、
在“五脏脉已绝于外,用针者反实其内”中,“实”之义为()
222、
在“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中,“拘”之义为()
223、
在“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中,“图设”之义为()
224、
在“天雨降下,沟渠满溢,当此之时,霶霈妄作”中,“霶霈”之义为()
225、
在“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也”中,“营”之义为()
226、
在“如环无端,莫知其纪”中,“纪”之义为()
227、
在“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中,“平”之义为()
228、
在“夫神仙虽不目见”中,“目”之语法作用及其意义是()
229、
在“似特受异气,禀之自然”中,“自然”之义为()
230、
在“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则涣然流离”中,“涣然”之义为()
231、
在“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中,“终朝”之义为()
232、
在“曾子衔哀,七日不饥”中,“衔”之义为()
233、
在“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中,“殷”之义为()
234、
在“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中,“夜分”之义为()
235、
在“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中,“低迷”之义为()
236、
在“劲刷理鬓,醇醴发颜,仅乃得之”中,“醇醴”是指()
237、
在“壮士之怒,赫然殊观”中,“赫然”之义为()
238、
在“壮士之怒,赫然殊观”中,“殊观”之义为()
239、
在“植发冲冠”中,“植”之义为()
240、
在“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中,“偏”之义为()
241、
在“世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中,“侵”之义为()
242、
在“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中,“轻”之义为()
243、
在“爱憎不栖于情”中,“栖”之义为()
244、
在“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中,“泊然”之义为()
245、
在“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中,“亲”之义为()
246、
在“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中,“济”之义为()
247、
在“且豆令人重”中,“重”之义为()
248、
在“合欢蠲忿,萱草忘忧”中,“蠲”之义为()
249、
在“颈处险而瘿”中,“险”之义为()
250、
在“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中,“芬”之义为()
251、
在“目惑玄黄”中,“玄黄”之义为()
252、
在“耳务淫哇”中,“淫哇”是指()
253、
下列同“醴醪鬻其肠胃”中,“醴醪”的是()
254、
在“喜怒悖其正气”中,“悖”之义为()
255、
在“思虑销其精神”中,“销”之义为()
256、
在“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中,“蕞尔”之义为()
257、
在“哀乐殃其平粹”中,“殃”之义为()
258、
在“哀乐殃其平粹”中,“平粹”之义为()
259、
在“其自用甚者,饮食不节,以生百病”中,“自用”之义为()
260、
在“世皆知笑掉,谓之不善持生”中,“持生”之义为()
261、
在“至于措身失理”中,“措身”之义为()
262、
在“从老得终,闷若无端”中,“端”之义为()
263、
在“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中,“纵”之义为()
264、
在“而不知慎众险于未兆”中,“兆”之义为()
265、
在“仰观俯察,莫不皆然”中,“仰观俯察”之义为()
266、
在“其次自力服药……劳而未验”中,“自力”之义为()
267、
在“所希在数十年之后”中,“希”之义为()
268、
在“内怀犹豫,心战于内,物诱于外”中,“战”之义为()
269、
在“心战于内,物诱于外,交赊相倾”中,“交”同义词是()
270、
在“或益之以畎浍”中,“畎浍”是指()
271、
在“或益之以畎浍”中,“畎浍”之喻义为()
272、
在“而泄之以尾闾”中,“尾闾”是指()
273、
在“而泄之以尾闾”中,“尾闾”之喻义为()
274、
在“今以躁竞之心,涉希静之途”中,“希静”之义为()
275、
在“意速而事迟,望近而应远”中,“应”之义为()
276、
在“夫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中,“悠悠”之义为()
277、
在“润以醴泉”中,“醴泉”是指()
278、
在“唏以朝阳”中,“唏”之义为()
279、
在“绥以五絃”中,“绥”之义为()
280、
在“无为自得,体妙心玄”中,“无为”之义为()
281、
在“体妙心玄”中,“玄”之义为()
282、
在“古之仙人者,皆由学以得之?将特禀异气耶”中,“特”之义为()
283、
在“修塗之累,非移晷所臻”中,“修”之义为()
284、
在“彼莫不负笈随师”中,“笈”之义为()
285、
在“躬亲洒扫,契阔劳艺”中,“契阔”之义为()
286、
在“性笃行贞,心无怨贰”中,“贰”之义为()
287、
在“人无少长,莫不有疾”中,“无”之义为()
288、
在“犹不脱于枯瘁者,以其根荄不固”中,“荄”之义为()
289、
在“是以冲风赴林,而枯柯先摧”中,“冲”之义为()
290、
在“洪涛凌崖,而折隙首颓”中,“凌”之义为()
291、
在“自役过差,百病兼结”中,“过差”之义为()
292、
在“古人方之于冰盃之盛汤”中,“方”之义为()
293、
在“是以养生之方……不欲规造弄巧”中,“规”之义为()
294、
在“是以善摄生者……节宣劳逸有与夺之要”中,“与夺”之义为()
295、
在“然升峻者,患于垂上而不足”中,“垂”之义为()
296、
在“干天之木,非旬日所长”中,“干”之义为()
297、
在“患乎升勺之利未坚,而钟石之费相寻”中,“寻”之义为()
298、
在“登稼披垄,不获不刈”中,“登”之义为()
299、
在“钧器齐饮,而或醒或醉者,非酒势之有彼此也”中,“钧”之义为()
300、
在“是以养生之方……不欲数数沐浴”中,“数数”之义为()
301、
在“是以善摄生者……杜疾闲邪有吞吐之术”中,“闲”之义为()
302、
在“用力役体,汲汲短乏者,气损之候也”中,“汲汲”之义为()
303、
在“若夫睹财色而心不战”中,“战”之义为()
304、
在“涉大川者,保全于既济”中,“济”之义为()
305、
在“不测之渊,起于汀滢”中,“汀滢”之义为()
306、
在“俗民既不能生生而务”中,“生生”之义为()
307、
在“俗民既不能生生而务,所以煞生”中,“煞”之义为()
308、
在“若令服食终日,则肉骨腾飞中,“肉骨腾飞”之义为()
309、
在“导引改朔,则羽翮参差”中,“改朔”之义为()
310、
在“导引改朔,则羽翮参差”中,“羽翮”之义为()
311、
在“不知还年之要术,则终无久生之理也”中,“还年”之义为()
312、
在“夫奔驰而喘逆,或款或满”中,“满”之义为()
313、
在“既断之木,柯叶犹生”中,“柯”之义为()
314、
在“不得大药,但服草木,可以差于常人,不能延其大限也”中,“大限”之义为()
315、
在“不得其术者,古人方之以冰盃之盛汤,羽苞之蓄火也”中,“羽苞”之义为()
316、
在“登稼被垄”中,“被”之义为()
317、
在“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中,“尚”之义为()
318、
在“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寨,必先诊候以审之”中,“候”之义为()
319、
在“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中,“艺能”之义为()
320、
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中,“极”之义为()
321、
在“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中,“了”之义为()
322、
在“凡大医治病”中,“大医”是指()
323、
在“凡大医治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中,“恻隐”之义为()
324、
在“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中,“疾厄”之义为()
325、
在“不得问其富贵贫贱,长幼妍蚩”中,“妍蚩”之义为()
326、
在“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中,“华夷”之义为()
327、
在“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中,“瞻前顾后”之义为()
328、
在“勿避崄巇”中,“崄巇”之义为()
329、
在“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中,“生命”之义为()
330、
在“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中,“混沌”之义为()
331、
在“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中,“隐忍”之义为()
332、
在“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中,“蒂芥”之义为()
333、
在“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中,“体”之义为()
334、
在“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中“澄”之义为()
335、
在“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中,“俨然”之义为()
336、
在“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中,“汪汪”之义为()
337、
在“省病问疾,至意深心”中,“省”之义为()
338、
在“处判针药,无得参差”中,“参差”之义为()
339、
在“唯当审谛覃思”中,“覃”之义为()
340、
在“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中,“率尔”之义为()
341、
在“率尔自逞俊快”中,“俊”之义为()
342、
在“邀射名誉,甚不仁矣”中,“邀射”之义为()
343、
在“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中,“绮罗”之义为()
344、
在“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中,“顾眄”之义为()
345、
在“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中,“丝竹”之义为()
346、
以下除……之外,都不是“丝竹凑耳”中“凑”之义()
347、
在“珍羞迭荐”中,“珍羞”之义为()
348、
在“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尔”之义为()
349、
在“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向隅”之义为()
350、
在“夫为医之法,不多语调笑,谈谑諠譁”中,“谈谑”之义为()
351、
在“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中,“戴面”之义为()
352、
在“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中,“许”之义为()
353、
在“偶然治差一病……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中,“膏肓”之义为()
354、
在“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中,“经略”之义为()
355、
在“寻此二途,阴阳报施,岂诬也哉”中,“寻”之义为()
356、
在“谅非忠恕之道”中,“忠恕”之义为()
357、
在“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中“救济”之义为()
358、
在“故亦曲碎论之”中,“曲碎”之义为()
359、
在“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中,“鄙俚”之义为()
360、
在“余惟医如长沙,亦无间然矣”中,“间然”之义为()
361、
在“如寇入国,不先逐寇,而先拊循”中,“拊循”之义为()
362、
在“彼拘拘然进调补而诎攻击,是犹治国专用赏而不用罚也”中,“诎”之义为()
363、
在“守真高迈明敏,非泛常可俦”中,“俦”之义为()
364、
在“其所治多在推陈出新,不使少有怫郁”中,“怫郁”之义为()
365、
在“窃谓肾阖阚”中,“阖闢”之义为()
366、
在“调施经权,必合宜适”中,“经权”之义为()
367、
在“守真不独以治火要誉,戴人不当以攻击蒙讥”中,“要”之义为()
368、
在“今人多错解其旨,故重为之笺”中,“笺”之义为()
369、
在“寒热内贼,其病甚”中,“贼”之义为()
370、
在“此二者,圣人之法尽矣,蔑以加矣”中,“蔑”之义为()
371、
在“涌而汗之,一剂立雪所苦”中,“雪”之义为()
372、
在“近者,余之故人某官,不欲斥言其名”中,“斥言”之义为()
373、
在“顷,余之旧契读孟坚《汉书·艺文志》”中,“旧契”之义为()
374、
在“既相别矣,乘骞且十里外”中,“骞”之义为()
375、
在“飒然而悟”中,“飒”之义为()
376、
在“有时而幸中”中,“幸”之义为()
377、
在“渠亦不自省其过”中,“渠”之义为()
378、
在“渠亦不自省其过,虽终老而不悔”中,“终老”之义为()
379、
在“粗工之与谬工,非不误人”中,“之”之义为()
380、
在“睢庸工误人最深,如鲧堙洪水,不知五行之道”中,“鲧堙洪水”这一典故的喻义是()
381、
在“今余著此吐汗下三法之诠”中,“诠”之义为()
382、
在“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中,“诸”之义为()
383、
以下句中加括号的词与“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中“颇”同义的是()
384、
在“故天邪发病,多在乎上”中,“乎”之义为()
385、
在“此为发病之三也。处之者三,出之者亦三也”中,“处”之义为()
386、
在“或发疼痛走注,麻痹不仁”中,“不仁”之义为()
387、
在“风痰宿食,在膈或上脘,可涌而出之”中,“涌”之义为()
388、
在“在下之病,可泄而出之”中,“泄”之义为()
389、
在“热客下焦,在下之病可泄而出之”中,“客”之义为()
390、
在“流言治法,非一阶也”中,“阶”之义为()
391、
在“至其统论诸药”中,“至”之义为()
392、
在“殊不言补”中,“殊”之义为()
393、
在“如世已治矣,刑措而不用”中,“措”之义为()
394、
在“今之医者,不得予之法,皆仰面傲笑曰”中,“傲笑”之义为()
395、
在“惟庸工误人最深,如鲧湮洪水,不知五行之道”中,“湮”之义为()
396、
在“然其补,非今之所谓补也,文具于《补论》条下”中,“具”之义为()
397、
在“夫谷肉果菜之属,犹君之德教也”中,“德教”之义为()
398、
在“既不得其术,从而诬之,予固难与之苦辨”中,“苦”之义为()
399、
在“即今著吐汗下三篇,各条药之轻重寒温于左”中,“条”之义为()
400、
在“如奕秋遇敌,著著可法”中,“著著”之义为()
401、
下列句中的“假”作“给予”解的是()
402、
在“使天假之年,其所就当不在古人下”中,“就”之义为()
403、
在“陈无择医如老吏断案,深于鞫谳”中,“鞫谳”之义为()
404、
在“其要以古方新病自为家法”中,“家法”之义为()
405、
在“李东垣医如丝弦新絙”中,“絙”之义为()
406、
在“希声之妙,非开指所能知”中,“希声”之义为()
407、
在“壬辰之秋,兵发中原,大江之南,所在皆绎骚”中,“绎骚”之义为()
408、
在“时惟伯嘉纳公持部使者节来浙东,慎简群才”中,“”之义为()
409、
在“余虽不敏,公不以为无似”中,“无似”之义为()
410、
在"俾摄录事判官"中,"摄"之义为()
411、
在"判官职在抚治一城生聚"中,"生聚"之义为()
412、
在“凡其捍禦绥辑之策,不惮昼夜而勤行之”中,“绥辑”之义为()
413、
在"以酬公知遇之万一"中,"知遇"之义为()
414、
在"疾之初作,大热发四体中"中,"四体"之义为()
415、
在“迨其甦也,双目运眩”中,“运眩”之义为()
416、
在"若遇惊飙而游行太空"中,"惊飙"之义为()
417、
在"收视返听于太虚之庭"中,"收视反听"的意义为()
418、
在“客不公侯,何可一日以无贾君”中,“客”之义为()
419、
在“余发张君之书”中,“发”之义为()
420、
在“未信宿辄谢去”中,“信宿”之义为()
421、
在“其视吾民之颠连,漠然若秦越肥瘠之不相维系”中,“秦越”之义为()
422、
在“非惟不相维系,又盬其髓中,盛”之义为()
423、
在“世之医者,酬接之烦,不暇雍容”中,“雍容”之义为()
424、
在“未信宿辄谢去”中,“谢”之义为()
425、
以下各句中的"多"作"赞扬"讲的是()
426、
在“犹能研墨濡毫大书而不一书”中,“濡毫”之义为()
427、
在“余少婴俗病”中,“婴”之义为()
428、
在“余病其痼也耶?何长公之诗云尔也”中“云尔”之义为()
429、
“既,自解日”中,“既”之义为()
430、
在“土俗坐无竹耳,使有竹,安知其俗之不可医哉”中,“坐”之义为()
431、
在“家之东偏,隙地仅半亩,墙角萧然有竹数十筒”中,“萧然”之义为()
432、
在“于是日使童奴壅且沃之,以须其盛”中,“沃”之义为()
433、
在“于是使童奴壅且沃之,以须其盛”中,“须”之义为()
434、
在“越明年,挺然百余,其密如箦,而竹盛矣”中,“箦”之义为()
435、
在“倾耳注目,举手投足,无不在于是”中,“倾”之义为()
436、
在“吾量之隘俗也,竹之虚心有容足以医之”中,“量”之义为()
437、
在“吾量之隘俗也,竹之虚心有容足以医之”中,“容”之义为()
438、
在“吾宅心流而无制,竹之通而节足以医之”中,“宅心”之义为()
439、
在“吾待物混而无别,竹之理而析足以医之”中,“析”之义为()
440、
在“安知其体不飘然而轻举,其意不释然而无累,其心不充然而有得哉”中,“累”之义为()
441、
在“然而,是竹也,不苦口,不瞑眩”中,“瞑眩”之义为()
442、
在“余用之,既有功绪矣”中,“功绪”之义为()
443、
在“迟他日归亭中,愿俾病根悉去之,不识是竹尚纳我否”中,“识”之义为()
444、
在“然针灸之技,昔之专门者固各有方书,若《素问》……与夫补泻灸刺诸法,以示来世矣”中,“示”之义为(
445、
在“其果何者而为之原欤”中,“原”之义为()
446、
在“诸生以是名家者,请详言之”中,“名家”之义为()
447、
在“阴阳者,造化之枢纽”中,“枢纽”之义为()
448、
在“阴阳者,造化之枢纽”中,“造化”之义为()
449、
在“睢阴阳得其理则气和……如其拂而戾焉,则赞助调摄之功自不容已矣”中,“拂”之义为()
450、
在“造化不能为天地立心,而化工以之而息”中,“化工”之义为()
451、
在“夫人不能为生民立命,而何以臻寿考无疆之休哉”中,“立命”之义为()
452、
在“何以臻寿考无疆之休哉”中,“寿考”之义为()
453、
在“何以臻寿考无疆之休”中,“休”之义为()
454、
在“此固圣人赞化育之一端也,而可以医家者流而小之耶”中,“一端”之义为()
455、
在“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中,“乾元”之义为()
456、
在“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中,“坤元”之义为()
457、
在“是一元之气流行于天地之间……而万物由之以化生”中,“一元之气”是指()
458、
在“此则天地显仁藏用之常”中,“显仁”之义为()
459、
在“此则天地显仁藏用之常”中,“藏用”之义为()
460、
在“此则天地显仁藏用之常,固无庸以赞助为也”中,“为”之义是()
461、
在“雨旸寒暑,不能以时若”中,“时若”之义为()
462、
在“故《易》曰:’后以裁成天地之道”中,“后”之义为()
463、
在“在腠理,非熨焫不能以达”中,“熨焫”之义为()
464、
在“以收圣人寿民之仁心”中,“寿”的语法意义是()
465、
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规矩”之义为()
466、
在“盖《素》、《难》者,医家之鼻祖”中,“鼻祖”之义为()
467、
在“盖《素》、《难》者,医家之鼻祖,济生之心法”中,“心法”之义为()
468、
在“以律天时,则春夏刺浅,秋冬刺深”中,“律”之义为()
469、
在“以袭水土,则湿致高原,热处风凉也”中,“袭”之义为()
470、
在“以取诸人,肥则刺深,瘠则刺浅也”中,“瘠”之义为()
471、
在“夫然后阴阳和,五气顺,荣卫固,脉络绥”中,“绥”之义为()
472、
在“四体百骸,一气流行中”中,“四体”是指()
473、
以下喻良医高超医术而庸医很难懂的是()
474、
在“《阳春白雪》,和者为谁”中,“和”之义为()
475、
比喻疾病繁难复杂的是()
476、
在“夫如是,是医之于医尚不能知,而矧夫非医者”中,“矧”之义为()
477、
在“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中,“而”之义为()
478、
在“精切者已算无遗策”中,“精切者”具体是指()
479、
以下哪个是“自私自爱,不过问别事”的意思()
480、
在“鼓事外之口吻,发言非难”中,“鼓”之义为()
481、
在“鼓事外之口吻,发言非难”中,“口吻”之义为()
482、
在“挠反掌之安危,惑乱最易”中,“挠”之义为()
483、
在“挠反掌之安危,惑乱最易”中,“反掌”之义为()
484、
在“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精切者已算无遗策”中,“遗策”之义为()
485、
在“言而非,则大隳任事之心”中,“隳”之义为()
486、
在“见几者宁袖手自珍”中,“几”之义为()
487、
在“帷幄有神筹,几见圮桥杰竖”中,“帷幄”之义为()
488、
在“帷幄有神筹,几见圮桥杰竖”中,“筹”之义为()
489、
在“疑似之秋,岂可纷纭之错乱”中,“秋”之义为()
490、
在“一着之谬,此生付之矣”中,“着”之喻义为()
491、
在“执拗者若有定见”中,“执拗”之义为()
492、
在“熟读几篇,便见滔滔不竭”中,“滔滔”喻()
493、
在“道闻数语,谓非凿凿有凭”中,“凿凿”之义为()
494、
在“不反者,临涯已晚”中,“不反”之义为()
495、
在“执两端者,冀自然之天功”中,“执两端”之义为()
496、
在“冀自然之天功”中,“天功”之义为()
497、
在“昧经权之玅者,无格致之明”中,“格致”之义为()
498、
在“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者,诚接物之要道”中,“要道”之义为()
499、
在“又若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者,诚接物之要道,其於医也亦不可,谓人己气血之难符”中,“谓”之义为()
500、
在“废四诊者,犹瞑行之瞎马”中,“瞑”之义为()
1
2
3
4
>>
最新试卷
医古文(综合练习)
《丹溪翁传》
文意理解
古代文化知识
医俗亭记
赠贾斯诚序
诸医论-吕复
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
医古文重点句子语译
《难经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