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

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是

A:药品不良反应 B: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C:药品严重不良反应 D:可控制的不良反应 E:不可控制的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基本概念)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

药品不良事件

A:所发生的机体损害 B:怀疑而未确定的不良反应 C:药品说明书上未收载的不良反应 D: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临床事件 E:病人接受合格药品,正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某单位在一新建单线铁路施工中,将一段长1250m的一般路堤工程划分给其下属施工队施工,本路段无软基处理。路基本体采用普通填料,路基基床底层为改良细粒土,基床表层为级配碎石。由于路基本体的填料主要为黏质土和少量的砂砾,根据储量和开采填料的条件,路堤需要做成包心路堤。   施工队编制的施工方案如下:   (1)基床底层的改良土采用路拌法施工,每层填筑的压实厚度为35cm。   (2)在基床表层全面施工前,选取长度80m的路段进行工艺性试验。   (3)针对该段路堤填筑,列出的质量控制内容有:填料分层摊铺的压实厚度和压实工艺;路堤填筑压实质量;不同填料填筑(上下两层填料的颗粒级配、每一压实层的填料种类、两层接触面的横向排水坡);各种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   问题

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方案编制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施工方案。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3200m,无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情况为:Ⅲ级围岩2200m,IV级围岩800m,V级围岩200m;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隧道的中部具备设置斜井的条件;隧道施工工期为28个月。   当隧道施工至距离进口800m处时,因初期支护质量不合格而发生坍塌,导致正在掌子面3名喷锚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所困。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通过积极救援后未发生人员伤亡。从事故发生、救援到塌方段的返工直至进入正常施工,共经历了20d时间。经核算,此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元。按合同规定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隧道施工需多少工作面,并说明理由。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某新建双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3200m,无不良地质;隧道围岩情况为:Ⅲ级围岩2200m,IV级围岩800m,V级围岩200m;采用钻爆法施工;在隧道的中部具备设置斜井的条件;隧道施工工期为28个月。   当隧道施工至距离进口800m处时,因初期支护质量不合格而发生坍塌,导致正在掌子面3名喷锚作业人员被塌方体隔离所困。   施工单位在事故发生后24h内向建设单位报告,并通知有关单位和质量监督机构。通过积极救援后未发生人员伤亡。从事故发生、救援到塌方段的返工直至进入正常施工,共经历了20d时间。经核算,此次事故导致直接经济损失为675万元。按合同规定此次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施工单位负责。   问题

  2.根据背景资料,指出施工单位事故处理做法的不妥之处。

下面“之”字用法为“主谓之间结构助词”的是:

A: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 B:其馀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 C:良工之治病,先治其实 D: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 E:粗工之与谬工,非不误人

“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亦有不治其虚时”指()

A:良工之治病 B:粗工之治病 C:谬工之治病 D:庸工之治病 E:下工之治病

“纯补其虚,不敢治其实”指()

A:良工之治病 B:粗工之治病 C:谬工之治病 D:庸工之治病 E:下工之治病

下面“之”字用法为“主谓之间结构助词”的是:

A: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 B:其馀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 C:良工之治病,先治其实 D:粗工之与谬工,非不误人 E: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