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药动学的吸收特点中:
吸收
A:直肠给药亦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吸收效果,对新生儿的治疗作用有限 B: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流量,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比例等密切相关 C:最重要的脏器是肝,新生儿肝功能尚未健全 D: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分泌功能发育不全,药物消除能力极差 E:个体差异
下列杂质检查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是
重金属检查的标准溶液
A:氯化钠 B:硫氰酸铁 C:硝酸铅 D:硫酸铁铵 E:硫酸铅
下列杂质检查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是
氯化物检查的标准溶液
A:氯化钠 B:硫氰酸铁 C:硝酸铅 D:硫酸铁铵 E:硫酸铅
下列杂质检查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是
铁盐检查的标准铁溶液
A:氯化钠 B:硫氰酸铁 C:硝酸铅 D:硫酸铁铵 E:硫酸铅
某男性患者,70岁。因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两天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8℃,脉搏10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5/10kPa,痛苦面容,低声呻吟,强迫体位。腹部稍膨隆,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腹肌稍紧张,右侧腹部触及有压痛包块。X线检查可见右侧肠腔充气并有2-3个液平面。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液配制应注意什么?
A:糖与氨基酸均匀配制 B:抗生素可加入营养液中 C:配制后液体应保存在4℃-25℃之间,于24小时内输注 D:脂溶性维生素可加入脂肪乳剂中 E:需严格无菌操作,在空气超净台面操作 F:硫酸镁可加入0.9%盐水中
复方硫磺洗剂配制方法:取沉降硫置研钵中,加甘油研磨,再加新洁尔灭溶液研成糊状后,缓缓加入硫酸锌水溶液(硫酸锌溶于250ml水中),研磨均匀,然后细流慢慢加入樟脑醑,并急速研磨或搅拌至均匀混悬,添加蒸馏水至1000ml,摇匀即得。
提示 掌握混悬剂的定义及与胶体溶液、乳剂、高分子溶液的区别。处方如图。以下哪一个是混悬剂的定义
A:两种互不相溶的液相组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B:水溶性高分子物质在水中分散而成的制剂 C:难溶性固体药物以较胶粒大的微粒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D:化学药物的内服和外用均相溶液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
提示 了解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作用及配制的注意事项。关于下列处方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
A:加入NaHC03是调节PH值使VitC部份成盐,减少局部刺激,增强稳定性 B:加入NaHC03是调节渗透压 C:依地酸二钠为金属络合剂 D:本注射液一般可用115.5℃,30分钟进行灭菌 E:配制中通CO2是防止维生素C氧化,增加稳定性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
提示 掌握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和解决方法。下面是关于注射剂稳定性的描述,指出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为防止注射剂氧化变色,可加入适量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抗坏血酸等 B:抗坏血酸等在有微量金属离子存在下可加速变色或分解,为避免此作用常加依地酸二纳 C:在注射液中通入隋性气体,也是防止主药氧化变色的有效措施之一 D:磺胺嘧啶钠注射液要通过CO2,以排除药液中溶解的及容器空间的氧,从而使药液稳定 E:有些注射液,为防止氧化、变质,常常是在加入抗氧剂的同时也通入隋性气体
配制抗坏血酸注射液:在配制容器中,加配制量80%的注射用水,通二氧化碳饱和,加维生素C溶解后,分次缓缓加入碳酸氢钠,搅拌使完全溶解,加入预先配制好的依地酸二钠溶液和亚硫酸氢钠溶液,调节药液PH6.0~6.2,添加以C02饱和的注射用水至足量,滤过,灭菌。
下面关于注射液调节PH值的目的,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B: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C:减少刺激性 D:避免引起酸碱中毒 E:增加药物吸收速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配制溶液的方法有()
A:标定配制法 B:比较配制法 C:直接法配制 D:间接法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