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一个圆形花坛的平面图,现在设计师要在圆形花坛的周围画一条宽是1厘米的环形小路,请你帮他画出这条小路,并用阴影表示出来.

解:根据题干可以画出这条小路如图所示:

[0c2a80fff9dc2baa.png]

则小路的面积为:3.14×[(2+1)2﹣22]

=3.14×[9﹣4]

=3.14×5

=15.7(平方厘米).

答:环形小路的面积是15.7平方厘米.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是(φ为参数,a>0),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t为参数),曲线C与直线l有一个公共点在x轴上,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

(Ⅰ)求曲线C普通方程;

(Ⅱ)若点在曲线C上,求的值.

解:(Ⅰ)∵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34c4dcaed2cd822f.png](t为参数),消去参数t得x+y=2,令y=0,得x=2.

∵曲线C的参数方程是[a4dd7ad65793dd2a.png](φ为参数,a>0),消去参数φ得[6f907a7a4edb6879.png]

把点(2,0)代入上述方程得a=2.

∴曲线C普通方程为[0ac79d43b418221c.png]

(Ⅱ)∵点[d5070312e3fed24b.png]在曲线C上,即A(ρ1cosθ,ρ1sinθ),[64ee9ff0423b8641.png][9b000566b778bc4f.png]在曲线C上,

[9d788fcb04112024.png][f4771a6e5dfd9576.png][9087a77b0059476f.png][866c33e0c8415243.png][bfb48efff903f782.png][094aa2f42a3c5df2.png][0a0063b6374da1f1.png][c1589b623a4ea4fc.png]

[ab1973b43f41d4fe.png][1288b6b9b2558607.png][add3f42bb53f326c.png][8b77221456617a35.png][bb5167b39b90f3f0.png]

[1e7aea69d829014c.png]+[d7eb359d464f904f.png]

[21dbe6a2a8800830.png]

如图所示,做风洞实验的小汽车,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这是以   为参照物;同一物体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以不同,这就是   .

解:在风洞实验中,汽车不动,空气流动,因此,我们说实验中的小汽车是运动的,这是以流动的空气为参照物;

同一物体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可以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答案为:流动的空气;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   ℃.

(2)图丙是这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3)若不计热损失,该物质在   (选填“固态”或“液态”)时的吸热能力较强.

解:(1)由甲图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而且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在零刻度以下,故读数为﹣3℃;

(2)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晶体在熔化时需要继续吸收热量.

(3)物质熔化后,质量不变,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物质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缓慢,这是因为熔化为液态后,其比热容变大,根据△t=[834b7528d94bdcef.png],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会较小;这也说明液态时,吸热能力更强了,即固态时吸热能力较弱.

故答案为:(1)﹣3;(2)晶体;需要;(3)液态.

已知函数上的增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A: B:( C: D:

NaF

H2S

NaCl

H2SO4

实验室模拟回收某废旧含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另含Fe2O3、CaO、CuO、BaO

等)生产Ni2O3。其工艺流程为:


图Ⅰ 图Ⅱ

⑴根据图Ⅰ所示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知浸出渣含有三种主要成分,其中“物质X.”为

。图Ⅱ表示镍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当浸出温度高于70℃时,镍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其原因是 。

⑵工艺流程中“副产品”的化学式为 。

⑶已知有关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Fe(OH)3

Fe(OH)2

Ni(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6.5

7.7

沉淀完全的pH

3.7

9.7

9.2

操作B.是为了除去滤液中的铁元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向操作A.所得的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为3.7~7.7,静置,过滤。该实验方案合理吗?若合理,请说明理由;若不合理,请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操作C.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Ca2+,若控制溶液中F.-浓度为3×10-3 mol·L-1,则Ca2+的浓度

为 mol·L-1(常温时CaF2的溶度积常数为2.7×10-11)。抽滤装置中除了抽气泵、

安全瓶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电解产生2NiOOH·H2O的原理分两步:①碱性条件下Cl-在阳极被氧化为ClO-;②Ni2+被ClO-氧化产生2NiOOH·H2O沉淀。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BaSO4    温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

(2)CuSO4·5H2O

(3)不合理。在调节pH前,应先在滤液中加入H2O2,使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其他合理均给分)

(4)3×10-6    布氏漏斗 吸滤瓶

(5)ClO-+2Ni2++4OH-=2NiOOH·H2O+Cl-               

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内填写序号)

(1)右图为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图中有 ]    

(它能支持和保护细胞)等结构。若该细胞是西瓜的红色果

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 ] 。若该细胞

是洋葱的根尖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

。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 ,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2)某学生将图甲细胞制成临时装片,滴加一定浓度的

KNO3溶液,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一段时间后又

发现该细胞会自动复原。与此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标号)。

(3)假设此细胞可以合成分泌蛋白,则从分泌蛋白的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途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4)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 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

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是

(5)科研上鉴别死细胞和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请你解释“染色排除法”的原理

(6)右图表示某种物质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的过程图解,图中①、③的物质分别是:

;③ 。此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需要

(1)2]细胞壁 ,14]液泡  ,4]叶绿体 ,中心体, 差速离心法 

(2)111314(缺一不可)

(3)15,12,5,1(缺一不可,顺序不可颠倒)

(4)糖蛋白

(5)“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原理。台盼蓝染色剂是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所以活细胞不被染色。而死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不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所以台盼蓝染色剂能够进入死细胞内,使其被染色(可酌情给分)

(6)载体,   ADP和Pi ,主动运输,  能量(ATP)和载体                                                                    

读某地旅游资源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该地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准备修建公路,图中A.B两条路各有利弊,就A线路而言,其利弊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雪山  湖泊   石林   傣族风情(4分)  

(2)优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风情独特;资源种类多样;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4分)    

(3)A线路短,建路成本低,但经过农田,会减少耕地(2分);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