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
本例溶血性贫血发病机制为
A: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 B: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C:红细胞磷酸己糖旁路中的酶缺陷 D: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 E:红细胞自身抗体产生
男,13岁,面色苍白半年。体检:中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3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81g/L,白细胞及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13%;Coombs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初溶为58%氯化钠溶液,全溶为46%氯化钠溶液
属于上述发病机制的溶血性贫血是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G6PD缺乏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PNH E: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丙二醇
A:醚类 B:酰胺类 C:醇或多元醇类 D:植物油类 E:亚砜类
氯霉素滴耳剂的制备处方:氯霉素20g,乙醇160ml,甘油加至1000ml。制法:称取氯霉素,溶于乙醇中,必要时过滤;加甘油至1000ml,混合均匀,分装于灭菌,干燥的容器中,即得。
配制时,应该将氯霉素先溶于
A:乙醇 B:甘油 C:热乙醇 D:热甘油 E:乙醇-甘油混合物
处方:乳糖 88.8g 糖粉 38.0g 10%硝酸甘油乙醇溶液 0.6g 硝酸甘油 淀粉浆 适量 硬脂酸镁 1.0g 制成1000片(每片含硝酸甘油0.5mg)
增加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方法有
A:减小粒径 B:升高温度 C:将药物包裹于脂质体 D:将药物采用固体分散法分散 E:成盐 F:制成油溶液型注射剂 G:药物包封于疏水性骨架中 H:药物包封于亲水性胶体骨架中
某男,28岁,福建人。初到南极科学考察工作站,其膳食以高蛋白质、高脂肪为主,主要食用肉类、动物肝、蛋类、奶类等食物。
冷适应后,若膳食结构仍以蛋白质、脂肪为主,在一般情况下,下列血清学指标除哪项外均可降低
A:总脂含量 B:高密度脂蛋白 C:极低密度脂蛋白 D:胆固醇含量 E:低密度脂蛋白
某女性患者,34岁,多尿、夜尿、乏力、腰痛一年,有重金属接触史。血压145/90mmHg,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肾上皮细胞管型(+)。尿蛋白电泳示小分子蛋白为主,尿蛋白测定,T-H蛋白(+),β
微球蛋白(+),血钾3.3mmol/L,血钙1.6mmol/L。
该患者蛋白尿属于
A:混合性蛋白尿 B:溢出性蛋白尿 C:选择性蛋白尿 D:体位性蛋白尿 E:肾小管性蛋白尿
某女性患者,34岁,多尿、夜尿、乏力、腰痛一年,有重金属接触史。血压145/90mmHg,尿常规: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肾上皮细胞管型(+)。尿蛋白电泳示小分子蛋白为主,尿蛋白测定,T-H蛋白(+),β2微球蛋白(+),血钾3.3mmol/L,血钙1.6mmol/L。
该患者蛋白尿属于
A:混合性蛋白尿 B:溢出性蛋白尿 C:选择性蛋白尿 D:体位性蛋白尿 E:肾小管性蛋白尿
啤酒生产所采用的原料为大米和大麦,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对大麦中醇溶蛋白的含量有一定要求,下列哪项不属于醇溶蛋白在啤酒制造中的负面作用()。
A:醇溶蛋白会使啤酒产生浑浊 B:醇溶蛋白会增加过滤难度 C:醇溶蛋白会影响啤酒风味 D:醇溶蛋白会影响发酵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