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辨证要点是( )

A:心悸,头晕,身体站立不稳,发热 B:身热,汗出,气喘,咳嗽,咯痰 C:下利不止,身热汗出,气喘 D:下利不止,心悸,头晕 E:下利不止,气喘,咳嗽,咯痰

“业身”是指舞蹈用身体表现出对世界的()。

A:态度 B:感情 C:认识 D:观念

古人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其意为()。

A:多休息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B:学习时要专心致志 C:节省开支,不浪费任何资源 D:时时反思自己的道德修养

古人所谓“吾日三省吾身” ,其意为()。

A:多休息对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B:学习时要专心致志 C:节省开支,不浪费任何资源 D:时时反思自己的道德修养

《<论语>十则》中“吾日三省吾身”中“三省”的内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甲】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乙】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

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

曰:“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己欲达而人 达::通达,行得通。

B.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微:贫贱。

C. 吾闻秦、楚兵: 构兵:交战

D. 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 指:通“旨”,意旨、意向

1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何于仁,必也圣乎! 为人臣者怀利以其君

B. 吾被发左衽矣 我将言不利也

C. 自经于沟渎而莫知也 先生将何

D.我将见楚王说罢之 鸡鸣

12.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广施善济,他就不仅仅可以被看做是仁者,简直可以被看做是圣人。但是,想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是尧舜也不可能做到。

B.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这表明孔子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C.对于管仲,孔子肯定了他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

D.孟子认为,“人臣”、“人子”、“人弟”心怀私利去伺候“其君”、“其父”、“其兄”,那么天下必然灭亡。

13.翻译下面的语句。(6分)

(1)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2) 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

【答案】

10.B

11.D 

12.A 

13.(1) 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给予的好处。(得分点:“相”、“霸”、“赐”)

(2)这样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丢掉财利,而怀着仁义之心来互相交往。(得分点:“是”、“去”、“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句中“相”,动词,辅佐;“霸”,动词,称霸;“赐”,名词,好处。(2)句中“是”, 这样;“去”,丢掉;“接”,交往。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小学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爱子,择师而教之 高下之势,岈然洼然 C:而吾与子所共食 蚓无爪牙 D:醉更相枕以卧 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非死则徙尔。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