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第一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0.对以上文言语段,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B.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C.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D.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第二
齐宣王见颜斶【chù,人名】,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选自《古文观止·颜斶说齐王》
11.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由对话构成,语言生动风趣。
B.战国时代,士子大多浸染弃义逐利、虚矫诡妄的习气,表现出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倾向,为猎取高官厚禄,屈身君王权势之下,颜斶就是如此。
C.颜斶面对骄横的齐王毫不退让,针锋相对,义正辞严。
D.颜斶旁征博引地用秦攻齐的军令,巧妙地论证了士比王尊贵的观点,展现出他雄辩的辞锋。
第三
1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B.古代祭祀用马、牛、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一头叫少牢。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C.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在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十二郎。郎,唐代口语,是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D.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13.翻译下列句子。(每题5分,共10分)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22:09:53
免费下载:《云南省云天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三)语文试题》Word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第一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0.对以上文言语段,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B.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C.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D.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
第二
齐宣王见颜斶【chù,人名】,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选自《古文观止·颜斶说齐王》
11.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由对话构成,语言生动风趣。
B.战国时代,士子大多浸染弃义逐利、虚矫诡妄的习气,表现出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倾向,为猎取高官厚禄,屈身君王权势之下,颜斶就是如此。
C.颜斶面对骄横的齐王毫不退让,针锋相对,义正辞严。
D.颜斶旁征博引地用秦攻齐的军令,巧妙地论证了士比王尊贵的观点,展现出他雄辩的辞锋。
第三
1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B.古代祭祀用马、牛、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一头叫少牢。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C.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韩愈的侄子韩老成在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十二郎。郎,唐代口语,是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D.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车辆。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13.翻译下列句子。(每题5分,共10分)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本题关键词:言语交往,第一心音分裂,人文技能,文化功能,阅读新知法,一次能源,一般能力,晋文公,往来寒热,交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