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4分)
每天进步一点点
赵华
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传授了成功最简单的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地琢磨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那简直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
撑杆跳高王子布勃卡的纪录是一厘米、一厘米升高的;110米跨栏飞人刘翔的速度是0.01秒、0.01秒加快的。一个骄人的成就来自于一点一滴的进步,有赖于一步一步地积累。
每天一点点地进步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天天都有目标,时时都能努力,人人都可为之,仅此而言,已弥足珍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最初也许只有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平时进步积累的多与寡。每天自学一小时,一周就是七小时,一年累计365个小时,几年下来就可以完成大学本科课程的学习。每天用5分钟改进自己的工作,每周5个工作日都这么坚持改进,几年下来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行家里手。虽然每天只进步一点点,但每天都超越了昨天,如此日有所进、月有所变,用心写好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号,不论钻研什么学问、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享受胜利的喜悦,达到理想的高峰。
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不容易,因为任何丝毫的进步都不会从天而降,都不能唾手可得,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贵在每天,难在每天。“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要耐得住寂寞,不因收获不大而心浮气躁,不因目标尚远而情移心摇,而应具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就要顶得住压力,不因面临障碍而畏惧退缩,不因遇到挫折而垂头丧气,而应具有攻坚克难的勇气;还要抗得住干扰,不因灯红酒绿而分心走神,不因冷嘲热讽而犹豫停顿,而应有专心致志的定力。
每天进步一点点,使每一个今天充实而又饱满;每天进步一点点,终将使一生厚重而充实。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2年第7期)
10.促使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三个先决条件是什么?应如何克服所遇到的困难?(6分)
先决条件:
如何克服困难:
11.“每天进步一点点”具有哪些意义?请简要概括。(4分)
①
②
12.在论述过程中,作者是如何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的?(4分)
10.(6分)有目标 能努力 重积累 耐得住寂寞 顶得住压力 抗得住干扰(或“要有
韧劲 要有勇气 要有定力”亦可)
11.(4分)要点提示:①创造奇迹,酝酿神话。(或“享受胜利喜悦,达到理想高峰”) ②使人
生厚重、充实。(每点2分)
12.(4分)首段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结尾处再次强化中心论点,主体部分更是处处紧扣中心论
点反复强调。(或“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假设推理和引用诗句来证明论点,从而使中心论点
更加鲜明突出”。若仅答“通过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扣2分)
下面几句话,标点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A:__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我们现阶段爱国主义特征的最精辟概括。 B: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C:我只想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D:事情做得一过分,就会走向反面。失眠不好,睡觉睡得着就好,但睡觉过多
不属于讽刺语言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B: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C: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D: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 B: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上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C:对于儿童来说,到麦当劳吃东西是最高兴,最值得向伙伴们炫耀的事情。 D:至于远东的文明,特别是其中最古老而又最重要的中国文明对科学、科学思想和技术的贡献,直到今天还仍然为云翳所遮敝,没有被人们认识到。
下面几句中划线的词语用得准确、生动,理解不正确的一句是( )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表示郑重,几张画却郑重地挂过去显得寒伧可怜) B: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讽刺“送去主义”的卖力媚态) C: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 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进步”是运用反语进行讽刺,实为“堕落”之意)
3.下列语段语序排列最为恰当的一组是( ) ①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②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来源:学.科.网③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④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⑤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⑥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A:②①⑤⑥④③ B:②①④⑤⑥③ C:⑤②①⑥④③ D:⑤①②④⑥③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拿来主义
鲁迅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 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 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 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7.“叫作‘发扬国光’”“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这里运用了何种修辞?这种修辞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见到,请从《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举出一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其中能否将“捧”“挂”分别改为“拿着”“展览”?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第三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写这一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7.反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8.不能。“拿着”“展览”属于中性词,而“捧”“挂”则带有一定的奚落意味,从而能够刻画出“送去主义”者的丑恶嘴脸。9.类比论证。旨在告诫“送去主义”的危害。10.一是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绕了个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二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拿来主义
鲁迅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 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 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 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 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7.“叫作‘发扬国光’”“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这里运用了何种修辞?这种修辞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见到,请从《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举出一例。(2分)
答: 。
8.“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其中能否将“捧”“挂”分别改为“拿着”“展览”?说说你的理由。(4分)
答: 。
9.选文第三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者写这一段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 。
10.作者在阐述“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4分)
答: 。
(一)7.反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8.不能。“拿着”“展览”属于中性词,而“捧”“挂”则带有一定的奚落意味,从而能够刻画出“送去主义”者的丑恶嘴脸。9.类比论证。旨在告诫“送去主义”的危害。10.一是先不谈“拿来主义”,却大谈“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表面上绕了个弯子,实际上是先破后立、破中有立;二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是作为“拿来主义”的对立物出现的,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把“拿来主义”衬托得更加突出。
下列各句关于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拿来主义》较多地运用反语,加强了讽刺。如“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B:《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一文中视传统为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传统就被看作了包袱。 C:《离骚》开篇诗人自述家世和生辰,是为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崇拜,也表现了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 D:《鸿门宴》中樊哙是一员有胆有识的武将,其劝说沛公及时脱身的一席话,足见其雄才韬略,他的勇武更让项羽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有意将他留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