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说明句中三个“与”的词性和在用法上的特点。

下列各句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无乃尔是过与 B:有是哉,子之迂也 C:吾道一以贯之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从文言句式,下列各句不同于其他的一句是( )

A: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B: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D:吾谁欺?欺天乎?

与例句句式相同的项是 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A:有是哉,子之迀也! B:子路宿于石门 C: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组:( )

A:子路贤于孔子 无求备于一人 B: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C:明日,子路行以告 道之不行,已知矣 D:孔子辞以疾 仲尼焉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使子路问津焉 津:渡口

B.是鲁孔丘之徒与 徒:学生

C.耰而不辍 辍:停止

D.丘不与易也 易:交换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使子路问津焉 亦已焉哉

B.是鲁孔丘之徒与 恐年岁之不吾与

C.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子路行以告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翻译句子: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译文: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


解析:

【小题1】易:改变

【小题2】C,都表转折(A、相当于“于之”/语气词   B、语气词/等待  D、把/连词,表目的)

【小题3】附:长沮、桀溺两个人一起耕田,孔子从旁边路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驾车的那个人是谁?”子路回答道:“是孔丘。”长沮又问:“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答道:“是。”长沮这时说:“他早知道渡口在哪里了。”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又问:“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说:“(天下已乱)坏人坏事像滔滔的洪水一样泛滥,到处都是这样,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你与其跟随(孔丘那种)逃避坏人的人,还不如跟随(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他边说边不停地碎土。子路回来(把这些)告诉了孔子,孔子失望地叹息道:“我们既然无法能和鸟兽待在一起,若不跟天下人待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同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下列各句不是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有是哉,子之迂也 C:吾道一以贯之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E.不患人之不己知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弱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 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②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2、全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态度?

⑴ ①并且你与其跟随避开恶人的志士,哪比得上跟随避开人世的隐士。

       ②鸟兽不可跟它们同群,我不跟世上人群相处又跟谁呢?

    (2)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


解析:

参考译文: 长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询问渡口。长沮说:“驾车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是鲁国孔丘吗?“是。”“他早知道渡口在那里了。”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我是仲由。”“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是。”“坏人坏事象洪水一样泛滥,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你与其跟随孔丘那种逃避坏人的人,为什么不跟随我们这些逃避整个社会的人呢?”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们不同人打交道同谁打交道?如果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同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其斯之谓与?

A:而良人未之知也 B: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C: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D: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