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安禄山,未有。与朱泚同里闬,少相狎近。泚为幽州节度使,奏署幕府。廷玉有沉略,善与人交,内外爱附。泚多所叩咨,数遣至京师。当是时,幽州兵最强,财雄,士骄悍,日思吞并,不知有上下礼法。廷玉间语论曰:“古未有不臣而能推福及子孙者。公南联赵、魏,北奚虏,兵多地险,然非永安计,一日起、魏反噬,公乃沸鼎鱼耳。不如奉天子,划多难,可勋鼎彝,若何?”泚善之,廷玉阴欲耗其力,则论出金币礼士,又劝归贡赋助天子经费。因劝泚入朝,泚将听,诸校怒,缚廷玉琴之,廷玉无桡辞,泚不忍杀,囚岁余出之,谓曰:“而亦悔泚乎?”廷玉曰:“导公为逆即悔,勉公以义何悔为?”复絷满岁,问曰:“能过否?不尔,且死。”对曰:“不杀我,公得名。杀我,吾得名。”泚不能屈,待如初。又有朱体微者,亦泚腹心。廷玉有建白,体微辄左右之,故泚愈信,桀傲稍革。廷玉遂藏朝事。而泚内畏弟滔逼己,滔亦劝泚入朝,乃以军属滔。廷玉、体微共白泚:“公入朝为功臣首,后务至重,须诚信者乃可付。滔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泚不听。二人随泚到朝,德宗为太子时,知廷玉名,及见,礼眷殊渥。滔有请于泚,或不顺,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滔已破田悦,寝傲肆自用。左右有恶廷玉者,姜云:“素毁滔,欲四分燕,廷玉倡之,体微和之。”滔表言二人离间骨肉,请杀于有司,亦遗泚书云云。泚恚滔夺其军,不从。会滔以幽州叛,帝示滔表,而论亦白发其书,乃归罪于二人,贬廷工、体微以慰滔。滔使谍伺诸朝,曰:“上若不杀廷玉,当谪去,得东出洛,我且缚至麾下支解之。”将行,帝劳廷玉曰:“尔姑行,为国受屈,岁中当还。”廷玉至蓝田驿,人曰左巡使郑詹:“商於道险,不可往。”詹追使趋潼关。廷玉告子曰:“我为天子不血刃下幽十一城,欲裂其壤,使不得桀,而败于将成,天助逆邪?今吏使我出东都,此殆滔计,吾不可以辱国。”比至灵宝,自投于河。

(节选自《新唐书·蔡廷玉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安禄山,未有 闻:识见。

B.可勋鼎彝,若何 勒:铭刻。

C.泚出金币礼士 讽:劝告。

D.能过否?不尔,且死 省:检查。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蔡廷玉“暗助朝廷”的一组是

①廷玉阴欲耗其力 ②劝归贡赋助天子经费

③因劝泚入朝,泚将听 ④滔亦动泚入朝

⑤须诚信者乃可付 ⑥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廷玉与朱泚自小是亲近的朋友,朱担任幽州节度使,奏请让廷玉当幕府。当时幽州兵强财雄,日思吞并,不知上下礼法。廷玉劝告朱泚应事奉天子,建立功勋。

B.蔡廷玉暗中想减损朱泚实力,先是耗费其钱财,又劝朱泚入朝。这些举措触怒了朱的部属,捆绑起廷玉。廷玉被囚禁多时,仍不屈服,朱泚不忍杀他,待之如初。

C.朱体微是朱论的心腹,常支持廷玉的建议,使朱泚强横凶暴性格稍有收敛。朱泚的弟弟朱滔力劝朱泚入朝,可自己掌控兵权。廷玉、体微劝诫朱讹,但未被采纳。

D.朱滔在幽州叛乱后,朝廷为安抚朱滔,归罪并贬谪廷玉、体微二人。廷玉临行前,皇帝安慰说,年内将让他返回京城。廷玉自知罪不可赦,快要到灵宝时投河自杀。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滔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

译文:

(2)滔表言二人离间骨肉,请杀于有司,亦遗此书云云。

译文: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23:47 免费下载:《2011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灾区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安禄山,未有。与朱泚同里闬,少相狎近。泚为幽州节度使,奏署幕府。廷玉有沉略,善与人交,内外爱附。泚多所叩咨,数遣至京师。当是时,幽州兵最强,财雄,士骄悍,日思吞并,不知有上下礼法。廷玉间语论曰:“古未有不臣而能推福及子孙者。公南联赵、魏,北奚虏,兵多地险,然非永安计,一日起、魏反噬,公乃沸鼎鱼耳。不如奉天子,划多难,可勋鼎彝,若何?”泚善之,廷玉阴欲耗其力,则论出金币礼士,又劝归贡赋助天子经费。因劝泚入朝,泚将听,诸校怒,缚廷玉琴之,廷玉无桡辞,泚不忍杀,囚岁余出之,谓曰:“而亦悔泚乎?”廷玉曰:“导公为逆即悔,勉公以义何悔为?”复絷满岁,问曰:“能过否?不尔,且死。”对曰:“不杀我,公得名。杀我,吾得名。”泚不能屈,待如初。又有朱体微者,亦泚腹心。廷玉有建白,体微辄左右之,故泚愈信,桀傲稍革。廷玉遂藏朝事。而泚内畏弟滔逼己,滔亦劝泚入朝,乃以军属滔。廷玉、体微共白泚:“公入朝为功臣首,后务至重,须诚信者乃可付。滔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泚不听。二人随泚到朝,德宗为太子时,知廷玉名,及见,礼眷殊渥。滔有请于泚,或不顺,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滔已破田悦,寝傲肆自用。左右有恶廷玉者,姜云:“素毁滔,欲四分燕,廷玉倡之,体微和之。”滔表言二人离间骨肉,请杀于有司,亦遗泚书云云。泚恚滔夺其军,不从。会滔以幽州叛,帝示滔表,而论亦白发其书,乃归罪于二人,贬廷工、体微以慰滔。滔使谍伺诸朝,曰:“上若不杀廷玉,当谪去,得东出洛,我且缚至麾下支解之。”将行,帝劳廷玉曰:“尔姑行,为国受屈,岁中当还。”廷玉至蓝田驿,人曰左巡使郑詹:“商於道险,不可往。”詹追使趋潼关。廷玉告子曰:“我为天子不血刃下幽十一城,欲裂其壤,使不得桀,而败于将成,天助逆邪?今吏使我出东都,此殆滔计,吾不可以辱国。”比至灵宝,自投于河。

(节选自《新唐书·蔡廷玉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安禄山,未有 闻:识见。

B.可勋鼎彝,若何 勒:铭刻。

C.泚出金币礼士 讽:劝告。

D.能过否?不尔,且死 省:检查。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蔡廷玉“暗助朝廷”的一组是

①廷玉阴欲耗其力 ②劝归贡赋助天子经费

③因劝泚入朝,泚将听 ④滔亦动泚入朝

⑤须诚信者乃可付 ⑥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

A.①②③B.①④⑥C.②④⑤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廷玉与朱泚自小是亲近的朋友,朱担任幽州节度使,奏请让廷玉当幕府。当时幽州兵强财雄,日思吞并,不知上下礼法。廷玉劝告朱泚应事奉天子,建立功勋。

B.蔡廷玉暗中想减损朱泚实力,先是耗费其钱财,又劝朱泚入朝。这些举措触怒了朱的部属,捆绑起廷玉。廷玉被囚禁多时,仍不屈服,朱泚不忍杀他,待之如初。

C.朱体微是朱论的心腹,常支持廷玉的建议,使朱泚强横凶暴性格稍有收敛。朱泚的弟弟朱滔力劝朱泚入朝,可自己掌控兵权。廷玉、体微劝诫朱讹,但未被采纳。

D.朱滔在幽州叛乱后,朝廷为安抚朱滔,归罪并贬谪廷玉、体微二人。廷玉临行前,皇帝安慰说,年内将让他返回京城。廷玉自知罪不可赦,快要到灵宝时投河自杀。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滔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

译文:

(2)滔表言二人离间骨肉,请杀于有司,亦遗此书云云。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安禄山,未有闻。与朱泚同里闬,少相狎近。泚为幽州节度使,奏署幕府。廷玉有沉略,善与人交,内外爱附。

本题关键词:蔡文姬,未成人,水文地质平面图,沙里文,查阅文献法,文言文翻译原则,合同文件,成人语言,阅读训练,阅读中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