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光武将数千兵,之于阳关。诸将见寻、邑兵盛,反走,驰入昆阳,皆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光武议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诸将忧迫,皆曰:“愿随将军号令。”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光武乃使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光武几不得出。既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而诸将贪惜财货,欲分留守之。光武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众乃从。
严尤说王邑曰:“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邑曰:“吾昔以虎牙将军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责让。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何谓邪?”遂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钲鼓之声闻数百里。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六月己卯,光武遂与营部俱进,自将步骑千余,前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诸部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光武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光武复与敢死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百余里间。

光武因复徇下颍阳。会伯升为更始帝所害,光武自父城驰宛谢。司徒官属迎吊光武,光武难交私语,深引过而已。未尝自昆阳之功,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光武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注释①寻、邑:即王寻、王邑,王莽时分别任大司徒、大司空。

②伯升:光武之兄。

(选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于阳关 徼:巡视

B.走者相腾践,奔百余里间 殪:仆倒

C.光武自父城驰诣宛谢 诣:拜访

D.未尝自昆阳之功 伐:夸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光武复与敢死三千人 村中少年好事驯养一虫

B.坐不生得,以责让 生孩六月,慈父

C.城中亦鼓噪出 诸侯恐惧,会盟谋弱秦

D.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面对寻、邑大军,诸将都躲入昆阳,感到恐惧,有后退之心。光武对他们晓之以理,因而得以重整旗鼓。

B.光武乘夜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出外寻找援军,由于莽军围城人数众多,差点没能出去。

C.在战与不战的问题上,莽军内部意见不统一。严尤认为,昆阳城虽小但很坚固,不如假装攻打宛城,昆阳自会不攻自破。

D.光武兄长被更始帝所害,但因当时形势所迫,光武不但不敢为兄长服丧,还要装得如平常一样吃饭谈笑。

4.把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力御之,功庶可立。

(2)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

(3)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

(4)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23:57 免费下载:《2011年5月重庆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光武将数千兵,之于阳关。诸将见寻、邑兵盛,反走,驰入昆阳,皆惶怖,忧念妻孥,欲散归诸城。光武议曰:“今兵谷既少,而外寇强大,并力御之,功庶可立;如欲分散,势无俱全。且宛城未拔,不能相救,昆阳即破,一日之间,诸部亦灭矣。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诸将忧迫,皆曰:“愿随将军号令。”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光武乃使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时莽军到城下者且十万,光武几不得出。既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而诸将贪惜财货,欲分留守之。光武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众乃从。
严尤说王邑曰:“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邑曰:“吾昔以虎牙将军围翟义,坐不生得,以责让。今将百万之众,遇城而不能下,何谓邪?”遂围之数十重,列营百数,钲鼓之声闻数百里。寻、邑自以为功在漏刻,意气甚逸。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六月己卯,光武遂与营部俱进,自将步骑千余,前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亦遣兵数千合战。光武奔之,斩首数十级。诸部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光武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光武复与敢死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百余里间。

光武因复徇下颍阳。会伯升为更始帝所害,光武自父城驰宛谢。司徒官属迎吊光武,光武难交私语,深引过而已。未尝自昆阳之功,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光武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注释①寻、邑:即王寻、王邑,王莽时分别任大司徒、大司空。

②伯升:光武之兄。

(选自《后汉书·光武帝纪》 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之于阳关 徼:巡视

B.走者相腾践,奔百余里间 殪:仆倒

C.光武自父城驰诣宛谢 诣:拜访

D.未尝自昆阳之功 伐:夸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光武复与敢死三千人 村中少年好事驯养一虫

B.坐不生得,以责让 生孩六月,慈父

C.城中亦鼓噪出 诸侯恐惧,会盟谋弱秦

D.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面对寻、邑大军,诸将都躲入昆阳,感到恐惧,有后退之心。光武对他们晓之以理,因而得以重整旗鼓。

B.光武乘夜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出外寻找援军,由于莽军围城人数众多,差点没能出去。

C.在战与不战的问题上,莽军内部意见不统一。严尤认为,昆阳城虽小但很坚固,不如假装攻打宛城,昆阳自会不攻自破。

D.光武兄长被更始帝所害,但因当时形势所迫,光武不但不敢为兄长服丧,还要装得如平常一样吃饭谈笑。

4.把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并力御之,功庶可立。

(2)今不同心胆共举功名,反欲守妻子财物邪

(3)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

(4)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初,王莽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

本题关键词:阅读训练,以人为本原则,行为训练,以僧为师,行为特征,电能为,六点行为评分法,查阅文献法,上下并行,地下文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