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新雨山房记

明·宋濂

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张氏恃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故诸暨兵特甚,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伐断为楼橹戈砲②樵薪之用。民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过者伤之。

今国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业。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其友张君仁杰,居诸暨北门之外,故宅昔已毁。及兵靖事息,始辟址秽,创屋十余楹。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仁杰未乱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甚适,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

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糗粮刍茭之需,叫号征逮者填于门,虽有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非上之人拨乱致治之功耶?

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然饫饱歌乎,秩然成文,成周盛时之诗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试为之。余他日南归,驾小车过北门,求有竹之家而问焉。仁杰尚歌以发我,余当鼓缶而和焉。

注:①吴张氏:元末张士诚举兵抗元自立为吴王,后与朱元璋对峙。②楼橹:军中所建用于瞭望攻守的高台。戈砲,此处泛指兵器。③糗粮刍茭:借指军需品。④饫饱歌乎:饫,饱。饱足后歌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诸暨兵特甚 被:遭遇,遭受。

B.民其害,躲避深山大谷间 惩:惩办、惩罚。

C.始辟址秽,创屋十馀楹 夷:清除、锄去。

D.方兵戈之,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 殷:深重、酷烈。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张仁杰乱后“甚适”的一组是 ( )

①未乱时稍有禄食

②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

③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

④饫饱歌乎,秩然成文

⑤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

⑥仁杰尚歌以发我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②④⑥

20080520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末明初朱元璋与张士诚的争夺给百姓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经过诸暨一带的人都为之伤感。

B.作者认为,古今历代的大治都是帝王贤臣拨乱的功劳,百姓只是相安升平,并不明白治乱之由。

C.作者认为,小可以喻大,透过一所宅院和一个人的废兴盛衰,能看到社会的治乱和百姓的劳苦。

D.张仁杰在改换朝代之后不与新朝合作,并拒绝了郡县的征辟,宁可归隐田园诗酒自娱以终天年。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

译文:

(2)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

译文: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7 08:23:54 免费下载:《2011年5月广西南宁二中高三年级模拟考试》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新雨山房记

明·宋濂

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张氏恃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故诸暨兵特甚,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伐断为楼橹戈砲②樵薪之用。民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过者伤之。

今国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业。吾意其中必有修饬室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今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其友张君仁杰,居诸暨北门之外,故宅昔已毁。及兵靖事息,始辟址秽,创屋十余楹。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仁杰未乱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甚适,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

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糗粮刍茭之需,叫号征逮者填于门,虽有花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非上之人拨乱致治之功耶?

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然饫饱歌乎,秩然成文,成周盛时之诗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时耶?仁杰其试为之。余他日南归,驾小车过北门,求有竹之家而问焉。仁杰尚歌以发我,余当鼓缶而和焉。

注:①吴张氏:元末张士诚举兵抗元自立为吴王,后与朱元璋对峙。②楼橹:军中所建用于瞭望攻守的高台。戈砲,此处泛指兵器。③糗粮刍茭:借指军需品。④饫饱歌乎:饫,饱。饱足后歌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诸暨兵特甚 被:遭遇,遭受。

B.民其害,躲避深山大谷间 惩:惩办、惩罚。

C.始辟址秽,创屋十馀楹 夷:清除、锄去。

D.方兵戈之,人有子女金帛,惧不能保 殷:深重、酷烈。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张仁杰乱后“甚适”的一组是 ( )

①未乱时稍有禄食

②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

③号其室曰“新雨山房”,愿得余文记之

④饫饱歌乎,秩然成文

⑤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

⑥仁杰尚歌以发我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②④⑥

20080520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末明初朱元璋与张士诚的争夺给百姓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当时经过诸暨一带的人都为之伤感。

B.作者认为,古今历代的大治都是帝王贤臣拨乱的功劳,百姓只是相安升平,并不明白治乱之由。

C.作者认为,小可以喻大,透过一所宅院和一个人的废兴盛衰,能看到社会的治乱和百姓的劳苦。

D.张仁杰在改换朝代之后不与新朝合作,并拒绝了郡县的征辟,宁可归隐田园诗酒自娱以终天年。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

译文:

(2)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新雨山房记  明·宋濂         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邻。国初得婺时伐伪吴张氏①,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张氏恃诸

本题关键词:阅读新知法,记叙文,查阅文献法,文言文翻译原则,文明工地,文明行医,拉丁文明,阅读训练,阅读中枢,雨篷面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