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释词题)
下列句子中“为”表被动的有()。
A: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B: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C:予无所用天下为? D: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E: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下列句子中,“为”用作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的是()。
A: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近王,必掩口 B: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 C: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D: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下列句子中,“为”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原因的是()。
A:道不同,不相为谋 B: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下列句子中,“为”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原因的是()。
A:道不同,不相为谋 B: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C:不足为外人道也 D: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而
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翻译下面句子。
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②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宋国人为什么笑这耕者?
1.①兔子跑得很快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②兔子不可以重复得到,但他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2.兔子触株而死是偶然的,这耕者却把它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自然不可能再得到兔子了。所以被人嘲笑。
守株待兔
《韩非子》
宋①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②,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③而守株,冀④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⑤为宋国⑥笑。
注释:宋:春秋战国时国名。株:树橛子。释其耒:放下他的农具。冀:希望。⑤身:本身。⑥宋国:全宋国之人。
28.运用所学过的文言字词知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分)
①兔走触株 ( ) ②冀复得兔 ( )
2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0.故事中的“宋人”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嘲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①奔跑 ②再次 29.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而这个人本身却被宋国人嘲笑。
30.兔子撞死在树上被宋人捡到这是很偶然的事情,但宋人却把它当作经常的现象,老是在树下守着,所以要被人嘲笑。
下面一段文字是出自《韩非子》的一个寓言故事,
30.请用“/”将其断句。(3分)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1.上述文字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 (2分)
30.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1.守株待兔
【解析】
30.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本题可根据名词做主语和宾语来断句,如“者”“兔”;文言虚词“因”“而”用于句首。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31.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这个寓言故事内容大意的感知,很容易联想到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由此可得出成语“守株待兔”。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