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2 d前洗澡受凉后感不适,时自测体温38.5℃,干咳伴咽痛,胸闷,右胸略感隐痛。既往体健。吸烟300支/年,已戒烟10年。体检:一般情况好,口唇无发绀,心肺无阳性体征发现。白细胞计0.9x10
/L,中性0.80。胸片示右心缘模糊影,右侧位片见右中叶片状阴影,呈尖端指向肺门的三角形,肺叶无明显收缩。
治疗2周后,症状完全消失,1个月后X线复查病灶吸收不明显,中叶略显收缩。其处理方法是
A:再次应用抗菌治疗如口服喹诺酮类如莫西沙星 B: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C:经皮肺穿刺活检 D:根据细菌培养再决定是否应用抗菌药物 E:试用二丙酸倍氯松气雾剂吸入以促进炎症吸收
患者男,65岁,2 d前洗澡受凉后感不适,时自测体温38.5℃,干咳伴咽痛,胸闷,右胸略感隐痛。既往体健。吸烟300支/年,已戒烟10年。体检:一般情况好,口唇无发绀,心肺无阳性体征发现。白细胞计0.9x10
/L,中性0.80。胸片示右心缘模糊影,右侧位片见右中叶片状阴影,呈尖端指向肺门的三角形,肺叶无明显收缩。
治疗2周后,症状完全消失,1个月后X线复查病灶吸收不明显,中叶略显收缩。其处理方法是
A:再次应用抗菌治疗如口服喹诺酮类如莫西沙星 B: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C:经皮肺穿刺活检 D:根据细菌培养再决定是否应用抗菌药物 E:试用二丙酸倍氯松气雾剂吸入以促进炎症吸收
患者女,64岁。因“痰中带血2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下一步治疗方案,正确的是(提示右中叶近心缘旁占位,直径3 cm左右,边界清晰,可见胸膜牵拉征。既往有右侧甲状腺肿大病史20年,左侧卵巢性索-间质肿瘤行手术切除史5年。若患者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术后病理:(右中叶)肺混合型腺癌,2.0 cmx2.0 cmx2.5 cm,侵及肺膜,未侵及支气管,断端阴性;淋巴结转移:隆突下1/5,R4 1/2。)
A:术后定期随诊,每3个月复查胸LDCT及肿瘤标志物等; B:术后1个月左右进行辅助化疗 C:术后1个月左右辅助放疗 D:术后辅助化放疗 E:中药及免疫支持治疗
某男性患者,66岁,咳嗽,右胸痛,痰中带血丝1周。胸部后前位片示:右肺门影增大,右上肺大片状致密影,水平裂呈反“S”样改变。
被阻塞的支气管
A:右主支气管 B:右肺上叶支气管 C:右肺上叶前段支气管 D:右肺中叶支气管 E:右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
某男,66岁,咳嗽,右胸痛,痰中带血丝1周。胸部后前位片示:右肺门影增大,右上肺大片状致密影,水平裂呈反"S"样改变。
被阻塞的支气管
A:右主支气管 B:右肺上叶支气管 C:右肺上叶前段支气管 D:右肺中叶支气管 E:右肺上叶尖后段支气管
女,5岁,反复咳嗽、咳脓痰,肺CT示右中叶囊状支气管扩张()
A:扁桃体切除 B:免疫调节剂 C:抗生素+抗病毒药 D: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 E:肺叶切除
左、右主支气管()。
A:左主支气管细长 B:右主支气管粗短 C:左主支气管走行倾斜 D:右主支气管的嵴下角小 E:气管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
女,5岁,反复咳嗽、咳脓痰,肺CT示右中叶囊状支气管扩张。恰当的治疗是
A:扁桃体切除 B:免疫调节药治疗 C: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罐洗治疗 D:抗生素+抗病毒药治疗 E:肺叶切除
(3~4题共用题干)
男性,60岁,发热、咳嗽半年,胸片示右肺中叶不张,痰细胞学检查见可疑癌细胞,纤维支气管镜见右中叶开口处大量脓液,黏膜糜烂,触之易出血,活检为黏膜炎症改变初步诊断为
A:右中叶肺炎 B:中叶综合征 C:肺结核 D:支气管内良性肿瘤 E:肺癌
男性,58岁,咳嗽,发热半年,查体:一般尚可,锁骨上淋巴结不大,X线片示右肺中叶不张,其内似有肿块。痰细胞检查,可疑癌细胞。纤维支气管镜见右中叶开口处大量脓液,黏膜糜烂,触之易出血,活检为黏膜炎症。
初步诊断为()
A:右中叶肺炎 B:中叶综合征 C:肺结核 D:支气管内良性肿瘤 E: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