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布打狗

杨朱①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②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选自《列子·说符》)

[注]①杨朱:人名。②缁:黑色。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衣素衣而出()

②天雨,解素衣()

③衣缁衣而反()

④子亦犹是也()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文:

3.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译文:

1.①衣:穿;素:白色的。

②下雨。

③同“返”,回来。

④这样。

2.假如让你的狗一身白出去而一身黑回来,难道你能不感到(觉得)奇怪吗?(关键词为“向者”、“使”、“岂”、“无怪”)

3.略(示例一:当他人误解自己时,应该设身处地(或: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示例二: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先要从自身找原因。示例三:人不能像狗那样,只看表面现象,遇事情要善于思考,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译文】杨朱的弟弟叫杨布,(有一天他)穿了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天下雨了,(他)脱下白色的衣服,穿着套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认不出杨布,迎上去对着他大叫。杨布非常恼火,想要去扑打狗。杨朱说:“你不要扑打狗,你自己也会是这个样子的。假如让你的狗一身白出去而一身黑回来(或出去的时候是白的,回来的时候变成黑的了),难道你能不感到奇怪吗?”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12分)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①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②也。向者使③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注释:①缁(zī)衣:黑色的衣服。 ②犹是:像这样。 ③使:假使。

1、下面加点的“之”用法与其他两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杨朱弟曰布B.迎而吠 C.友人惭,下车引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素衣而出_________    ②衣缁衣而__________

3、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请你写出三个含有“狗”的成语。(3分)

4、翻译“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2分)

5、狗只认衣冠而不认人,这不足为怪。你认为这则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

1、A       2、①动词,穿;       ②同“返”,回来

 3、例如:鸡鸣狗盗、鸡零狗碎、 蝇营狗苟、狗皮膏药、鸡飞狗跳、

     人模狗样、狗急跳墙、狼心狗肺、

4、天下雨了,(杨布)脱下了白色的衣服,穿着黑色的衣服回来。

5、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邹忌讽齐五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3分)

徐公何能君也 及:

徐公来,视之一 孰:

能面寡人之过者 刺:

(2) 下列加点词不达意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形貌昳丽 民殷国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

B.皆美于徐公 不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

C.王蔽甚矣 辍耕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D.此所误谓战胜朝廷 行者休树(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分)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分)

10.阅读下列文言文,用“/”为画线句子断句,只能断7处。(3分)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之,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9.(11分)(1)(3分)及:赶得上,比得上;孰:仔细;刺:指责。

(2)(2分)D

(3)(6分)

①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美”“私”各1分,原因判断句式正确1分)

②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谤讥”“闻”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0.(3分)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矣,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出,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错1-2扣1分,错3-4处扣2分,错5处及以上不得分)

狗猛酒酸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①甚平,遇客甚谨②,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 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③壶瓮而往酤,而狗迓④而龁⑤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⑥万乘之王⑦,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⑧,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注】①升概:指量酒。②谨:恭谨有礼。③挈:携带。④迓:迎。⑤龁(hé):咬。

⑥明:使……贤明,使动用法。⑦万乘之王:有万乘的君王。乘,兵车。

⑧蔽胁:蒙蔽、胁迫。

8.(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4分)

帜甚高( ) ②酒甚美 ( )

其故( ) ④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 )

(2)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狗迓龁之 至之市,忘操之

B.大臣猛狗 此不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C.狗猛酒何故而不售 至无可用

D.人畏必有我师

9.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划两处)。(2分)

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王

10.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酒家因狗猛酒酸而吓退顾客,国君会因奸臣而怎样呢?结合选文谈谈你的理解(不少于两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4分) ①同“悬”,挂  ②酿、造  ③对…感到奇怪,以……为怪  ④有人

  (2) B(2分)

9.(2分)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王。

10.(4分) (1)这就是君主受蒙蔽、胁迫的原因,是有本领的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关键词“所以”“用”各1分)

 (2)略。

11. (2分) ①堵塞言路 ②封锁了下层信息 ③受蒙蔽④不能任用贤臣 等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杨朱(人名)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衣而返。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能无怪哉?”

注释:缁:黑色。 迎:对着、冲着。 向:从前、往昔。 使:假使。 岂:怎么。

1、解释加点的词

(1)天雨,素衣( ) (2)衣衣而出( )

2、读了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1、①脱下    ②白色

2、示例:①做任何事,先思考分析再下结论

   ③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符合文意即可)。

杨布打狗

杨朱①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②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③使④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

①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②缁(zī):黑色。③向者:刚才。④假使

1.解释加点字

衣缁②衣而扑矣 子亦犹

2.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出与例句中的“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杨朱之弟曰布

A. 心之所向 B. 反归取之 C.是吾剑之所从坠 D.故时有物外之趣

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下雨 ②同返,返回 ③不要 ④ 这样

2、刚才如果你的狗白色的出去但是黑色的回来,难道能不觉得奇怪吗?

3、D

4.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列子·说符》)

注释:缁(zī)衣:黑衣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 衣衣而出 ( ) (2)、天( )

(3) 衣缁衣而 ( ) (4)、子亦犹也( )

2、下列“之”的用法与“将扑之”的“之”相同的是:( )

A.、至之市B.、是吾剑之所从坠

C.、故时有物外之趣D.、而置之其坐

3、翻译句子: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译文: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1)白色的  (2)下雨   (3)通“返”,返回   (4)这样

2、D

3、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迎上去(冲杨布)大叫

4、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或遇事要善于思考

杨朱之弟曰布,素衣而出。天,解素衣,衣缁衣而。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杨朱:战国初期哲学家。缁(zī):黑色 犹:像。 向者:刚才。

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顿两次)。

  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 (2) (3)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哉?”

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

1.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2(1)穿 (2)通“返”返回 ( 3)感到奇怪

3假如你的狗出去时是白的回来时成了黑的,难道你能不觉得奇怪吗?

4.凡遇是非,切莫忙于责人,应首先从自身找原因。或 任何事情,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辨别其外在形式,更要注重其内在本质。或生活中遇事要善于思考。

下面各组字的意思和用法不一样的是(  )

A:知: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 B:尝:张俊尝问用兵之术……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C:之: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D:子:子无扑矣。    子亦犹是也。

指出下面的句子各使用了哪种描写方法。(2分)

(1)拯曰:“何为割牛舌又告之?”( )

(2)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

(3)每调军食,必蹙额日:“东南民力竭矣!”( )

(4)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 )

答案:(1) 语言 (2)动作 (3)神态、语言 (4)动作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