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

乡:通“向”,从前;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3题。

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回忆《鱼我所欲也》全文,想想孟子的话中哪一句能够印证孔子的观点,并写下来。

3、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于这些,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1.①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一下是否合符礼仪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了呢?

②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有求于我而接受它。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例如: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当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时,要量力而行,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只要言之有理,观点鲜明即可。)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D.【乙】文中的齐景公是一个尊重知识分子,并了解其内心需求的古代开明君主形象。

4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1.D(谓:告诉,对……说)

2.B(介词,对,对于)

3.D(却不了解知识分子的内心需求)

4.(1)原先为了义宁愿牺牲(失去)自己的生命也不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二接受了。

 (2)我听说君子按照功劳的大小来接受俸禄。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今:今为宫室之美 今天下三分

B.与:呼尔而与之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C.已: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历三世

D.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或异二者之为

2.选出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此:此之谓失其本心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B.生:得之则生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C.是:是亦不可以已乎 非独贤者有心也

D.身:乡为身死而不受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3.解释下面加线的词语。

①乞人不屑( ) ②于我何( )

③失其本心( ) ④行道之人( )

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②乡为身死而不受

5.文中举例论证运用的一个成语典故是_____________。

6.这一段文字所证明的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1A  

2D  

3①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②有什么益处  ③天性、天良  ④过路

4.①现在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而接受了。  ② 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

5.嗟来之自  

6.舍生而取义(或义重于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得之则生 .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3)是亦不可以已乎 .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8.选文运用了 和 的论证方法,阐明了要坚守“本心”的观点。(2分)

6.(3分)(1)就 (2)通“德”,感激 (3)停止,放弃

7.(2分)(有的人)见了高位厚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一句1分) 8.(2分)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解释句子中加点词。(4分)

尔而与之:___________。 ⑵万钟于我和焉:___________。

⑶所识穷乏者的我欤:_____________⑷此之谓失其本心_____________。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上文的观点(2分)

[5b54ef4162f1f75c.gif]

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4-16题。(8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万钟于我何加焉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而山不加增 复前行,欲穷其林

C.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D. 是亦不可以已乎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D

15.(3分)先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乡”1分)

16.(2分)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阅读《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14-16题。(8分)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万钟于我何加焉B.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而山不加增 复前行,欲穷其林

C.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D. 是亦不可以已乎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要概括文段中阐述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D

15.(3分)先前(有人)宁可死也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译出大意2分,关键字“乡”1分)

16.(2分)人不能为了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故患有所不辟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