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2分)
(1)至于夏水襄陵( ) (2)属引凄异( )
(3)方为秋田之害( ) (4)岁以大穰(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水的流量、流速、落差等都是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必需要考虑的因素,请你从文中找出“三峡适合修建大型水力发电站”的三个依据(先写出原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说明)。(3分)
21.乙文“以虫治虫”对我们当今农业有什么启示?(2分)
22. 请根据乙文内容,为下面的句子配上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2分)
上句:猿 猴 声 回 荡 山 谷, 凄 凉 悲 哀 。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a932ce83dfe5c78.jpg]
[ea895454f7526aa5.jpg]
阅读《幼时记趣》,完成20—22题。(9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0.解释加点的字。(2分)
(1)细察其纹理( ) (2)果如鹤唳云端( )
(3)方出神( ) (4)徐喷以烟( )
2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2.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分)
[275732d7eff58ecc.jpg]
阅读《狼》,完成18—22题。(16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屠大窘( ) (2)一狼洞其中( )
(3)犬坐于前( ) (4)意将隧入(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看法。(3分)
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隐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
(选自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
[2eebf4231c14e5dc.jpg]
爱莲说(9分)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可爱者甚蕃( ) ②亭亭净植( )
③不蔓不枝( ) ④香远益清( )
13. 翻译文言语句。(2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爱莲”即爱君子之德,根据文中语句,简要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该有哪些美好品质。(2分)
15. 短文写到“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根据作者的思想情怀,你觉得有何言外之意?(3分)
(
[011013a87d524e59.jpg]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斯是陋室 ②谈笑有鸿儒
20.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1.有人说:“既然‘斯是陋室’,不管怎么说,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之有’呢?”如果你是刘禹锡,如何回答他?
19.①这 ②大
20.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体)(或使身体劳累)。
21.参考示例:物质方面的确比较简陋,但“何陋之有”是说我志趣方面并不鄙陋,高雅绝俗。(理解“陋室不陋”主旨即可)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其西南诸峰;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3)名之者谁。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
9.从选文看,醉翁“醉”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7.(3分)(1)各个(众) (2)靠近 (3)命名(给……起名)
8.(2分)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补充动词1分,“得”“寓”翻译正确1分)
9.(2分)一是饮酒,二是欣赏山水。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7—9题(12分)
【甲】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tiáo)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gāo),麦陇朝雊(gòu),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 (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节选)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负势竞上 (2)鸢飞戾天者 (3)白鸥矫翼 (4)倘能从我游乎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然是中有深趣矣!
9. 同为书信,【甲】【乙】两文写作目的有何不同?(4分)
7.(1)凭借(仗恃,依靠,依仗)(2)至(到) (3)举起(抬起,展开)(4)跟随(随从,跟着,随着)8.(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2)但是这其中(游览观赏之中)有很深的意趣啊。9.甲段借景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和自己不热衷功名利禄的心志;乙段邀请裴迪共赏山中美景,委婉希望他不要热衷功名利禄。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3分)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止增笑耳。
26.根据课文内容,将横线处的句子补充完整。(3分)
27.给文中加线词语注音。(2分)
苫( ) 尻( )
28.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屠自后断其股 _______________ 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
29.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0.从文中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屠户起初对狼抱有幻想?他最终放弃了幻想,智慧勇敢地杀死了狼,你从中得到启示?(4分)
[cc2c17c469c7b7e5.jpg]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②,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③粥不充,日昃④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再适:第二次出嫁,即改嫁。②世家:世代为官的人家。③饘:zhān,稠的。④日昃:太阳偏西。昃,zè。
12.解释加点的字或短语:(5分)
(1)岸芷汀兰 ( ) (2)春和景明( )
(3)辄以水沃面( ) (4)巴陵胜状( )
(5)既长,知其世家(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译文:
15.结合【甲】、【乙】两段文字的具体内容,说说范仲淹是个怎样的人。(5分)
[7bcdd9ea70d5c3ae.jpg]
阅读《童趣》,回答11—15小题。(11分)
①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③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1. 本文第③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丰富想像,第④段有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仔细观察。请从这两段中各找一个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1)丰富想像:
(2)仔细观察: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3分)
(1)项为之强 ( ) (2) 捉虾蟆,鞭数十( )
(3)徐喷以烟 ( )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译文:
14.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1分) ( )
A.明察秋毫 B.物外之趣 C.怡然称快
15.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3分)
11.(1)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2)见二虫斗草间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12.(1)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2)鞭,用鞭子打 (3)徐,慢慢地
13. (我)见到微小的事物,一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14.B
15. ①童年的“我”,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②“我”善于观察和发现,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