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16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狼》作者是 ,本文选自《 》(2分)
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4分)
(1)止有剩骨( ) (2)顾野有麦场 ( )
(3)一狼洞其中 ( ) (4)屠自后断其股( )
7、翻译下面文言语句。(4分)
①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8、你从《狼》这则故事中悟出了哪些道理?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果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 _ __、___ _ ___和 。(3分)
5、蒲松龄 《聊斋志异》
6、(1)通“只”(2)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3)打洞(4)大腿
7、 ①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
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8、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9、屠户惧狼 屠户御狼 屠户杀狼
岳阳楼记 (16分)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⑴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 ( )
⑶宠辱偕忘 ( ) ⑷春和景明 ( )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⑵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8、“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古仁人”为什么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用原文回答)(4分)
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看法。(4分)
6、⑴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⑵通“嘱”,嘱咐 ⑶一起 ⑷日光
7、⑴降职远调的人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⑵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8、“进”是指 “居庙堂之高”, “退”是指“处江湖之远” ;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忧”与“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 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意思对即可)
童 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项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
B.徐喷以烟 徐:慢慢
C.作青云白鹤观 观:观看
D.余年幼,方出神 方: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时有物外之趣 故:所以
B.项为之强 为:替
C.以丛草为林 以:把
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被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是说通过观察和想象,细小的事物也可以产生虽非物自身所有却又与物有关的意趣。
B.作者把蚊子留在帐中,让它喷出烟雾,边飞边叫,好像鹤在云端叫,令人兴奋愉悦,怡然自得。
C.作者常在花台边,敛气屏息,极力发挥想象力,视丛草为林,虫蚁为兽,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
D.草中二虫正在酣战,没想到给一只癞蛤蟆赶来吞噬了,作者为癞蛤蟆的残忍与败坏兴致而气恼。
7.把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2分)
译文:
(2)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2分)
译文:
4.C(观:景观,景象)
5.B(为:因为)
6.B(徐喷以烟:慢慢地用烟雾喷它。)
7.(1)夏夜的蚊群发出雷鸣般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2分) (大意正确计1分,落实“拟”“于”的意思各计O.5分)
(2)我神智恢复,捉住癞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2分) (大意正确计1分,落实“鞭”“别”的意思各计O.5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可以调素琴 素:白色
B.可爱者甚蕃 蕃:多
C.陶后鲜有闻 鲜:少
D.宜乎众矣 宜:应该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有仙则名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B. 何陋之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濯清涟而不妖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同予者何人 此何遽不为祸乎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陋室铭》先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两个人们公认的道理作类比,引出全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陋室铭》描写陋室,先以“苔痕”二句写环境清幽宁静,再以“谈笑”四句写生活情趣高雅,最后,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
C.《爱莲说》对莲的描写,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渗透了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最后总括全文主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爱莲说》全文自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无穷。
7.把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分)
译文: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2分)
译文:
4.A(素:不加装饰的,没有上漆的。)
5.A(连词,用于假设复句的后一句,“就”。B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消除句子的独立性,不译。C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而且”。D代词,“什么”;代词,“为什么”。)
6.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不是全文主旨,主旨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7.(4分)(1)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繁复的)公文劳累身体。(2分) (大意正确计 1分,落实“丝竹”“形”的意思各计O.5分) (2)内空外直,不长枝蔓,香气远播,更显得芬芳,笔直地洁净地立着。(2分) (大意正确计1分,落实“益”“植”的意思各计O.5分)
《童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20.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 代文学家。
21.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
22.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项为之强: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bd48d3635e3c382a.jpg]
25.明察秋毫、 庞然大物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7.这是一篇 的骈体散文,借莲表达了自己的人格追求。(2分)( )
A.托物言志B.借景抒情C.叙事明理D.寓情于理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盛蕃 蕃: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
19.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上。(2分)
20.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1.“陶渊明独爱菊”,请你举出相关的诗句证明这一点。(3分)
2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bf5de8247d88bfb1.jpg]
林尽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 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1.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①桑竹之属( ) ②具答之( ) ③乃不知有汉( )
④处处志之( ) ⑤寻病终( ) ⑥无问津者( )
12.翻译下面的句了(4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概括第2段文字的主要内容。(3分)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话,试说说渔人是怎样回答的。(4分)
15.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中心思想和文章的结构上的表达作用。(3分)
16.“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3分)
[8fba651552615d49.jpg]
)《爱莲说》(15分)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可爱者甚蕃 蕃: ②不蔓不枝 蔓:
7.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也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黔之驴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
9.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3分)
答:
10.第二段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和上一段关系怎样? (3分)
答:
6、①多 ②长枝蔓
7、C
8、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9、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10、议论、抒情。第一段描写“莲”的形象,第二段点明“莲”的含义,揭示中心。
黔之驴(柳宗元)(16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蔽林间窥之 ②以为且噬己也
③稍近益狎 ④尽其肉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②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⒎本文对老虎的描写很传神,请对文中加点的“蔽”“窥”加以赏析。(4分)
⒏发挥你的想象,任选一个,以“好事者”的口吻在横线上补出具体内容。(4分)
①从自己和驴的角度诉说驴被虎吃的原因。
驴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也不会被吃掉啊!
②从自己和虎的角度诉说虎吃掉驴的原因。
老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也吃不到驴啊!
⒌①隐蔽、躲藏;②咬;③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④吃完
⒍①然而,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驴子,觉得它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②老虎于是就跳起来大吼一声,咬断了驴子的喉咙,吃完它的肉,才离开。
⒎“蔽”“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把老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恐惧的心情生动形象而又传神地描绘出来,(2分)突出了老虎的工于心计(1分)。
⒏①驴啊,若不是我好事把你运来放到山下,若不是你庞大却愚蠢,没有能耐,只会一鸣一蹄,你也不会被吃掉啊!
②老虎啊,若不是我好事,把驴运来并放到山下,若不是你细心机智精明,做事小心谨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你也吃不到驴啊!(4分,意对即可)
于 园(16分)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富人于五所园也________________ ②主人处处款之________________
③缘坡植牡丹、芍药________________ ④颓然碧窈______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0个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神游其间,你有何感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①建造园子 ②殷勤招待 ③顺着、沿着 ④柔顺的样子;舒坦的样子。
6.①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上。
②卧房的栏杆外面,有一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
7.写游于园的所见所感。
8本文作者是从“实奇”、“空奇”、“幽阴深邃奇”这几方面说明于园假山堆砌的奇特的。神游其间,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岩壑林泉之中。(意近即可)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