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九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共20篇,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是谓能 ( ) ②游必有 ( )

③德不孤,必有( ) ④君子于义( )

3.“父母在,不远游”,孔子提出这一行为准则是希望子女如何行孝?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应如何理解?

4.为什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6:22 免费下载:《2010-2011学年度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第一学期初二第一次月考》Word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九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共20篇,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是谓能 ( ) ②游必有 ( )

③德不孤,必有( ) ④君子于义( )

3.“父母在,不远游”,孔子提出这一行为准则是希望子女如何行孝?在交通便捷、开放动态的现代社会应如何理解?

4.为什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有过不同看法。请你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论语》九则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本题关键词:问答法,素问·厥论,问诊语,素问·调经论,素问举痛论,伯拉孟特,调查问卷问题设计,素问·水热穴论,呼吸系统疾病问诊,俄国文学之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