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1]》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2]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3],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4],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 [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2] 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3]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4]馀甘:即橄榄。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

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影颓然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面各项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浴汤池 ②三顾臣草庐之中

B.①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也 ②投

C.①循山东 ②戍死者故十六七

D.①不得所止 ②如土石何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5.甲、乙两文都是苏轼的写景文,但表达感情却不同,请你说说甲乙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库:教案备课库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0-12-31 00:15:43 免费下载:《2010年济南市中初三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Word试卷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1]》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2]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3],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4],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 [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2] 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3]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4]馀甘:即橄榄。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划一处)

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义。

影颓然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下面各项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浴汤池 ②三顾臣草庐之中

B.①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也 ②投

C.①循山东 ②戍死者故十六七

D.①不得所止 ②如土石何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5.甲、乙两文都是苏轼的写景文,但表达感情却不同,请你说说甲乙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1]》比较阅读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本题关键词:阅读训练,阅读中枢,阅读新知法,小儿阅读障碍,阅读理解策略,金标数码定量阅读仪,问答法,西游记,面游风,查阅文献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