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7岁,因脐周疼痛伴恶心8小时入院,1小时前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明显增多,腹部X线片未见异常,临床考虑急性阑尾炎。
患者最初脐周疼痛其发生机制属于
A:内脏性疼痛 B:躯体性疼痛 C:牵涉痛 D:既有躯体性疼痛又有内脏性疼痛 E:既有躯体性疼痛又有牵涉痛
女性,60岁。不慎跌倒后引起股骨颈骨折,应用持续皮牵引。
皮牵引前应准备的用物,以下不需要的是
A:扩张板 B:牵引重锤 C:牵引弓 D:苯甲酸酊 E:胶布,纱布绷带
女性,45岁,患腰椎管狭窄症3年,经卧硬板床和骨盆牵引等保守治疗无效。现病人症状逐渐加重,行走100~200m即出现下肢疼痛,需休息或下蹲数分钟后才能缓解,被收入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
该病人行走中出现疼痛表现属于
A:腰肌痉挛痛 B:坐骨神经痛 C:直腿抬高阳性 D:肌肉拉伤后疼痛 E: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男性,23岁,车祸造成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现其双上肢迟缓性瘫痪,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躯干和四肢感觉消失。目前行颅骨牵引治疗。
牵引期间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A:用沙袋或颈托固定颈部 B:定时取下牵引锤,让病人休息 C:为给患肢保暖,可在牵引装置上盖被子 D:嘱病人根据颈部感觉自行调节牵引重量 E:骨牵引针孔处若有血痂应及时清除
女性,45岁,患腰椎管狭窄症3年,经卧硬板床和骨盆牵引等保守治疗无效。现患者症状逐渐加重,行走100~200m即出现下肢疼痛,需休息或下蹲数分钟后才能缓解,被收入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
该患者行走中出现疼痛表现属于
A:腰肌痉挛痛 B:间歇性跛行 C: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D:肌肉拉伤后疼痛 E:坐骨神经痛
女性,45岁,患腰椎管狭窄症3年,经卧硬板床和骨盆牵引等保守治疗无效。现患者症状逐渐加重,行走100~200m即出现下肢疼痛,需休息或下蹲数分钟后才能缓解,被收入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
该患者行走中出现疼痛表现属于
A:腰肌痉挛痛 B:间歇性跛行 C: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D:肌肉拉伤后疼痛 E:坐骨神经痛
某男性患者,66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
患者腰椎MR检查未发现明显腰椎病变,ECT发现右侧髂骨存在明显核素浓聚,后经穿刺确诊为骨转移瘤。该患者下肢疼痛为肿瘤性疼痛,按临床原因,肿瘤性疼痛可分为
A:伤害感受性疼痛 B:癌肿本身引起疼痛 C:神经病理性疼痛 D:与癌痛相关的疼痛 E:与癌症治疗相关的疼痛 F:与癌症无关的疼痛 G:混合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