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24岁,诉左侧腕部肿胀并疼痛。压之有乒乓球样感觉,X线片示左侧桡骨远端偏心位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骨皮质膨胀变薄,呈肥皂泡样改变。
关于上述病变说法正确的是 ( )
A:骨的瘤样病变 B:肉芽肿性病变 C:与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骨病 D:有侵袭性及复发性的骨肿瘤 E:是来源于骨髓中网织细胞的肿瘤
患者,男,27岁,因脐周疼痛伴恶心8小时入院,1小时前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明显增多,腹部X线片未见异常,临床考虑急性阑尾炎。
患者最初脐周疼痛其发生机制属于
A:内脏性疼痛 B:躯体性疼痛 C:牵涉痛 D:既有躯体性疼痛又有内脏性疼痛 E:既有躯体性疼痛又有牵涉痛
患者,男性,35岁,主诉左侧大腿下端疼痛,局部肿胀及压痛,皮温增高,活动受限,经X线检查:骨骺端处偏心性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骨皮质膨胀变薄。
该病可出现下列哪项改变
A:"肥皂泡"改变 B:Codman三角 C:日光射线现象 D:寒性脓肿 E:病理性骨折
患者,男性,35岁,主诉左侧大腿下端疼痛,局部肿胀及压痛,皮温增高,活动受限,经X线检查:骨骺端处偏心性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骨皮质膨胀变薄。
有关该疾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原发性骨肿瘤 B:属于潜在恶性或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溶骨性肿瘤 C: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 D:男性多于女性 E:好发于股骨下端 F:好发部位胫骨上端 G:以手术治疗为主
患者,男性,35岁,因饱餐和饮酒后6小时出现中上腹疼痛,放射至两侧腰部,伴有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自觉口干,出冷汗。查体:T38℃,四肢厥冷,脉搏116次/分,血压75/45mmHg,腹膨胀,全腹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肝浊音界存在,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消失。
患者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如行腹腔穿刺,可能抽出液体的颜色是
A:无色清亮液体 B:棕褐色液体 C:胆汁样液体 D:脓性液体 E:血性液体
某男性患者,35岁,主诉左侧大腿下端疼痛,局部肿胀及压痛,皮温增高,活动受限,经X线检查:骨骺端处偏心性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骨皮质膨胀变薄。
该病可出现下列哪项改变
A:"肥皂泡"改变 B:Codman三角 C:日光射线现象 D:寒性脓肿 E:病理性骨折
某男性患者,35岁,主诉左侧大腿下端疼痛,局部肿胀及压痛,皮温增高,活动受限,经X线检查:骨骺端处偏心性溶骨性破坏,无骨膜反应、骨皮质膨胀变薄。
有关该疾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发性骨肿瘤 B:属于潜在恶性或介于良、恶性之间的溶骨性肿瘤 C: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 D:男性多于女性 E:好发于股骨下端 F:好发部位胫骨上端 G:以手术治疗为主
某男性患者,66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
患者腰椎MR检查未发现明显腰椎病变,ECT发现右侧髂骨存在明显核素浓聚,后经穿刺确诊为骨转移瘤。该患者下肢疼痛为肿瘤性疼痛,按临床原因,肿瘤性疼痛可分为
A:伤害感受性疼痛 B:癌肿本身引起疼痛 C:神经病理性疼痛 D:与癌痛相关的疼痛 E:与癌症治疗相关的疼痛 F:与癌症无关的疼痛 G:混合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