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问其故,则日是记《礼》者云尔也。其可乎哉”中,“其”的用法与下面哪句相同:()
A:其治证皆入神 B:其无愧古之医师者欤 C:虽其父不能必传其子也 D: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语出《礼记》四十九篇中的哪一篇()
A:《礼记•丧大记》 B:《礼记•祭法》 C:《礼记•祭统》 D:《礼记•祭义》
现存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有三部是属于礼制的,称为“三礼”,即《周礼》、()、《礼记》。
A:《仪礼》 B:《家礼》 C:《小戴礼》 D:《大戴礼》
《礼记》中谈到的六礼是指()。
A:冠礼、婚礼 B:丧礼、祭礼 C:聘礼 D:乡射礼
《礼记。典礼下》:“君子行礼,不求变俗”,意思是说()。
A:有德行的人执行礼仪,不要求变为俗人 B:有德行的人实施礼仪,不要求人合乎世俗要求 C:有德行的人实施礼仪,不应改变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 D:有德行的人实施礼仪,不应与俗人同样形式
《礼记》说:周公“制礼作乐”。关于“礼”和“乐”说法错误的是()
A:“礼”的建设,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主框架 B:“礼”有尊崇上天和先祖的内容 C:“乐”以其艺术美使得讲究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礼”具有了征服人心的感染力 D:“礼”和“乐”的使用,适用于当时的整个社会阶层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这里所说的“礼”主要指()
A:礼仪 B:风俗 C: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 D:贡赋
《礼记》在儒家学术史上占有相当突出的位置。把《礼记》中有关篇章联系起来考察,大致可勾勒出孔孟苟之间乃至秦汉之际儒家各派思想体系传承关系的轮廓。《礼记》为研究先秦儒学史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尤其是蕴涵的礼学思想最为丰富。儒家的礼学思想博大精深,从孔子首创礼学思想,经孟苟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体系大备。其间《礼记》对礼学的阐述最为精彩完备。《礼记》还结集了如《中庸》《大学》《礼运》等蕴含深邃的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是了解儒家的礼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依据。
这段材料的主旨是( )。
A:《礼记》与其他儒家经典之间的关系 B:《礼记》的主要内容 C:《礼记》是礼学思想的源头 D:《礼记》在儒家学术史上的地位
三礼有( )。
A:记礼 B:周礼 C:仪礼 D:礼记 E: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