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首页
所有题库
找答案
APP下载
手机号登录
首页
所有题库
职称医古文考试
医古文(综合练习)
医古文(综合练习)
更新时间:
类别:职称医古文考试
501、
保我黎烝,介乎寿考。(黎烝)(介)
502、
固当让德今辰,归功圣域者矣。(让德)
503、
解其装,无长物。(长物)
504、
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传)(乐府)
505、
次以气味,主治、附方,着其体用也。(体用)
506、
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坟典)(传奇)
507、
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共)(味)
508、
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手。(应策)(操觚)
509、
巨细通融,歧贰毕彻。(通)(歧贰)
510、
岂直规规治疾方术已哉?(直)(规规)
511、
宋臣高保衡等业已辟之。(辟)
512、
继而绎之久。(绎)
513、
又若经文连属,难以强分。(连属)
514、
剽窃医绪,倡为诡异。(医绪)
515、
昔欧阳子暴利几绝,乞药于牛医。(暴利)(几绝)
516、
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秉)(哲)
517、
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抗志)(希)
518、
述先贤之格言,摅生平之心得。(摅)
519、
使夭札之民咸登仁寿者。(夭札)(仁寿)
520、
遂相与评骘而授之梓。(评骘)(梓)
521、
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而生民之祸亟矣。(宗)(亟)
522、
语译题: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
523、
语译题:洪惟我后,勤哀兆庶,迪帝轩之遗烈,祗文母之慈训,命百工以修政令,敕大医以谨方技。深惟针艾之法
524、
语译题:殿中省尚药奉御王惟一素授禁方,尤工厉石,竭心奉诏,精意参神。定偃侧于人形,正分寸于腧募。增古
525、
语译题:肇颁四方,景式万代,将使多瘠咸诏,巨刺靡差。案说蠲痾,若对谈于涪水;披图洞视,如旧饮于上池。
526、
语译题: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弁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
527、
语译题: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合究竟,真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
528、
语译题:予方著《弁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铅卮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
529、
语译题:以义有深邃,而言不能该者,不拾以图,其精莫聚;图象虽显,而意有未达者,不翼以说,其奥难窥。自
530、
语译题:故凡遇驳正之处,每多不讳,诚知非雅。第以人心积习既久,论以传讹,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使辨之不力
531、
语译题: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
532、
语译题:音律象数之肇端,藏府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至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其为
533、
语译题:夫战国之文能是乎?宋臣高保衡等序业已辟之。此其臆度无稽,故不足深辨。而又有目医为小道,并是书
534、
语译题:繇此言之,儒其可不尽心是书乎?奈何今之业医者,亦置《灵》《素》于罔闻,昧性命之玄要,盛盛虚虚
535、
语译题:所谓河海一流,泰山一壤,盖亦欲共掖其高深耳。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岂非幸中又幸?而
536、
语译题:为问今之乘华轩、繁徒卫者,胥能识证、知脉、辨药,通其元妙者乎?俨然峨高冠,窃虚誉矣。今之游权
537、
语译题:虽然,作者谓圣,述者谓明,学者诚能究其文,通其义,化而裁之,推而行之,以治六气可也,以治内伤
538、
语译题:不独仲景之书所未言者不能发明,并仲景已定之书尽遭窜易。世俗乐其浅近,相与宗之,而生民之祸亟矣
539、
语译题:若夫折杨皇苓,听然而笑,阳春白雪。和仅数人,自古如斯。知我罪我,一任当世,岂不善乎?吴子以为
540、
“思虑销其精神”中的“销”的意思是()
541、
“以”作介词使用的句子是()
542、
以下当“就”讲,表示转折关系的是()
543、
“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中的“生命”指()选项:
544、
“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中的“向隅”文中义指()选项:
545、
以下不属于连词的是()
546、
以下不能解释为“全部”、“都”的是()
547、
以下不能解释为“如”、“好像”的是()
548、
以下不能单独使用的是()
549、
以下不能作介词“在”解释的是()
550、
下列句中不含有异体字的是()
551、
下列句中不含有死的委婉语的是()
552、
“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中的“于”,意思是()
553、
“神躁于中,而形丧于外”中的“而”表()
554、
“易竭之身,而外内受敌”中的“而”表()
555、
“夫神仙虽不目见”中的“目”属于()
556、
“目惑玄黄”属于()
557、
“自衒功能,谅非忠恕之道”中的“衒”义为()
558、
以下含有“全部”、“都”义的词是()
559、
属于通假字的是()
560、
以下名词作状语的是()
561、
以下具有“伤害”、“损害”义的词()
562、
以下具有“„„的样子”义的词是()
563、
以下属于联绵词的是()
564、
以下具有“生命”义的词是()
565、
下列句中有意动用法的是()
566、
下列句中有同义词连用的是()
567、
《养生论》中“此皆两失其情”的“此”指()和()的两种观点。
568、
《养生论》的作者认为形与神的关系是“形()”、“()
569、
《养生论》中提出“呼吸吐纳,服食养身”是为了达到()、()的目的。
570、
《养生论》中提出“至于树养不同,则功效相悬”是指()和()的差别。
571、
“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中的“嚣”,通(),义为()。
572、
“目惑玄黄,耳务淫哇”中的“务”,通(),义为()。
573、
《大医精诚》文所说的“精”是指(),“诚”是指()。
574、
“人行阳德,人自报之;人行阴德,鬼神报之”中的“阳”义为().“阴”义为()。
575、
改错题:“然则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中的“然则”意思是“然而”。
576、
改错题:“合欢蠲忿”译为“合欢消除了恼怒”。
577、
改错题:“萱草忘忧”译为“萱草忘却了忧虑”。
578、
改错题:“虱处头而黑”译为“爬在头上的虱子一律是黑色的”。色”。
579、
改错题:“好色不倦,以致乏绝”译为“贪恋女色不知满足,因此断绝朋友”。
580、
改错题:“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中的“一切”意思是“全部”。
581、
改错题:“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中的“华夷”义为“中外”。
582、
改错题:“无作功夫形迹之心”中的“功夫”义为“本领高强”。
583、
改错题:“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意谓偶然治错,却不承认错误。
584、
改错题:“志存救济”中的“救济”意思是用金钱或物质帮助灾区或生活困难的人。
585、
金得火而缺。(缺)
586、
较而论之,其有必矣。(较)
587、
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涣然)
588、
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终朝)(嚣然)
589、
夜分而坐,则低迷思寝。(夜分)(低迷)
590、
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殷)(瞑)
591、
劲刷理鬓。(劲刷)
592、
植发冲冠。(植)
593、
夫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偏)
594、
爱憎不栖于情。(栖)
595、
今以躁竞之心,涉希静之涂。(希)
596、
泊然无感。(泊然)
597、
至于树养不同,则功效相悬。(树养)
598、
合欢蠲怒。(蠲)
599、
颈处险而瘿。(险)
600、
蒸性染身。(蒸)(染)
601、
耳务淫哇。(务)
602、
醴醪鬻其肠胃。(鬻)
603、
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闾。(畎浍)(尾闾)
604、
交赊相倾。(交赊)(倾)
605、
追术者以小道自溺。(溺)
606、
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忽)(营)
607、
和理日济,同乎大顺。(大顺)
608、
晞以朝阳,绥以五弦。(晞)(绥)
609、
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尚)
610、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侧隐之心。(大慈)(恻隐)
611、
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疾厄)(妍蚩)
612、
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混沌)(大段)
613、
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一念)(蒂芥)
614、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内视)(俨然)
615、
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参差)
616、
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审谛)(邀射)
617、
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绮罗)(顾眄)
618、
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街功能,谅非忠恕之道。(谅)(忠恕)
619、
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曲碎)(鄙俚)
620、
语译题: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
621、
以下词语中今义范围扩大的是()
622、
以下词语中今义范围缩小的是()
623、
以下义项中,属于“向”本义的是()
624、
在以下义项中,属于“射”本义的是()
625、
在以下义项中,属于“纪”本义的是()
626、
《说文解字》:“颇,头编也”,引申为“很”与“稍微”,其引申规律是()选项:
627、
以下划线部分属于“今语双音词与古语双音词同形”的是()选项:
628、
以下划线部分属于“同义复用词语”的是()
629、
以下划线部分属于“反义复用词语”的是()
630、
以下含有“简称词语”的句子是()
631、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针经指南·标幽赋》)使用的修辞方式是()选项:
632、
在“仓”以下义项中,不属于引申义的是()
633、
以下句中划线部分与今语不属于同形词语的是()
634、
在“规”的以下义项中,不属于抽象义的是()
635、
在“顾”以下义项中,不属于一般义的是()
636、
以下句中划线部分与今语不属于同形词语的是()
637、
以下词语中不含有“主持、管理”意义的是()
638、
以下“去”不包含的义项是()
639、
以下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的句子是()
640、
以下不含有“宾语一动词”语序的句子是()
641、
《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一三百六十五节”中“节”使用的是()
642、
由词的本义向不同方向直接引申,这种引申方式称作()选项:
643、
“先其发时,如食顷而刺之,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素问·刺疟篇》)中数词表示的是()选项:
644、
《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中划线部分的语序是()选项:
645、
《素问·气象变大论》“帝曰:夫从容之谓也”中划线部分的语序是()选项:
646、
《皇甫谧传》“臣以旭弊,迷于道趣,因疾抽簪,散发林阜”中“抽簪”使用的修辞方法是()选项:
647、
导致词语意义演变与引申的原因有()
648、
词义引申的基本方式有()
649、
在以下内容中常使用简称词语的有()
650、
判断文意常用的方法有()
651、
以下句中画线部分为古今同形词语的是()
652、
以下有联绵词语的句子是()
653、
以下画线部分为同义复词的句子有()
654、
以下句中有反义复词的是()
655、
以下有“宾语一动词”语序的句子是()
656、
能产生新词的修辞方法有()
657、
能产生词语新义的修辞方法有()
658、
修辞中的“举隅”方法包括()
659、
修辞中的借代手法包括()
660、
古人行文务求简要,其简略的对象包括()
661、
古人行文务求简略,其简略的方法包括()
662、
以下可借指“刊刻”意的词语是()
663、
以下句中有的词既可以看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又可看作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选项:
664、
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为尤难自六岁以下黄帝不载其说始有颅囟经以占寿夭死生之候则小儿之病虽(黄帝)犹
665、
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为尤难自六岁以下黄帝不载其说始有颅囟经以占寿夭死生之候则小儿之病虽(黄帝)
666、
医之为艺诚难矣而治小儿为尤难自六岁以下黄帝不载其说始有颅囟经以占寿夭死生之候则小儿之病虽(黄帝)犹
667、
在《仓公传》中,公乘阳庆对淳于意说“尽去而方书,非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668、
我国最早的字典是()
669、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670、
《说文解字》问世于()
671、
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中医类书是()
672、
《尔雅》的编排方法是()
673、
我国第一部具有现代工具书意义的中医药专业综合性工具书是()
674、
以下哪本字典、词典收字9353个()
675、
不属于语言三大要素的是()
676、
以下加括号的词哪个不是古今同形异义的词语现象()
677、
以下加括号的词语哪个不是偏义复词()
678、
以下偏义复词哪个不是类义复用构成的()
679、
以下不含同义复用词语的句子是()
680、
在“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中,“次”之
681、
在“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中,“三而三之”是表()
682、
在“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中,“三”之义是()
683、
在“阴中之阴中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中者,九生一死”中,其中“一”与“九”是表()
684、
在“检其平日所服,寒凉者十六,补肝肾者十三”中,“十六”和“十三”是()
685、
在“头痛颠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中,“过”为中医特定含义之词,此处意指()
686、
在“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希”中,“收”与“希”属于()
687、
在“或尊贵执言难抗,或密戚偏见难回”中;依照类义对举的理解,则“执言”当为()
688、
在“汗多者,温粉粉之”中,后一“粉”字用法为()
689、
在“麻黄皆斩去节,令里通,寸斩之”中,“寸”为名词作状语,用来表示()
690、
在“是故工之用针者……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中,“疾”当为“疾入”之义,这是属于()
691、
在“离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中,“酉”为地支记时,为午时,“离”是八卦名,亦指午时,如此记时法在修辞
692、
在“气海有馀,则气满,胸中愧,急息面赤”中,从修辞讲“急息”当为“息急”,这叫做()
693、
含有比较数的是()
694、
与水名搭配“阳”所指主位是()
695、
“诸”意为“之乎”的条件是处于()
696、
“如汤沃雪不我欺也”《本经疏证-甘草》含有()
697、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1条)含有的修辞手法是()
698、
含有略用词语的是()
699、
在“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57条)”中据上文
700、
在“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搏不还者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86条)中据
701、
含有使动功能的是()
702、
含有意动功能的是()
703、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94条)标亿《新校正》
704、
孤精于内。(《素问·汤液醪醴论》)顾观光校勘记:"孤精二字误倒,当依圣济总录乙转。"此条校勘方法属(
705、
高,膏;梁,米也。(《素问·腹中论》)“今禁高梁”王冰注。顾观光校勘记:“以生气通天论注校之,米,即
706、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云:“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意趣,加字以昭其义。”此种校勘法属()
707、
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素问·异法方宜论》)王冰注:“不衣丝绵,故曰’不衣’。”王冰注旨
708、
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素问生气通天论》)王冰注:“大风苛毒害之。”此条注释旨在()
709、
气之离于藏也,卒如弓弩之发,如水之下崖。(《太素》卷九《脉行同异》)杨上善注:“如弓弩之发机,比湍流
710、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注:“六六之节,天之度也
711、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民病寒热”。王冰注:“寒热,虐也。”此条的注释方法是()
712、
发于颈,名曰夭疽。(《太素·痈疽》)杨上善注:"项前日颈。"此条的注释方法是()
713、
以下注释,哪个不属否定法()
714、
以下注释,哪个不属比较法()
715、
以下注释哪个不属描述法()
716、
“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雒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耳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在“
717、
“钱乙字仲阳上世钱塘人与吴越有属傲纳土曾祖赘随以北因家于郓”的标点是()
718、
以下哪个标点必定是错误的()
719、
下列标点,除……之外都有错误()
720、
以下哪个标点依次为",。,,,。,。"()
721、
“暮,腰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史记·仓公传》)的译文应是()
722、
在“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中,“艺能之难精者也”应今译为()
723、
在“不免夸新斗异,为国医所不道”中,“为国医所不道”应今译为()
724、
把“同我者是之,异己者非之”中的“是”今译为“认为……正确”,属于古今译法中的()
725、
在“宋建曰:……暮,要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建得之好持重。”中,“建得之好持重”应今译为()
726、
在“后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益闻道德性命之说”中,末句应今译为()
727、
在“佗舍去,妇稍小差”中,“妇稍小差”应今译为()
728、
在"由是遍索两经,先求难易,反复更秋,稍得其绪"中,"稍得其绪"应今译为()
729、
今译的标准可概括为()
730、
今译的方法可概括为()
731、
把“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中“属”今译成“嘱咐”,是属于古文今译法中的()
732、
把“夷考其间,瑕疵不少”译成“考查这些本草著作中的内容,缺点和错误不少”。其中属于今译法中“删削”的
733、
“尽去而旧学,非是也。”以下哪个译文是错误的()
734、
以下各句的今译,只有哪个不要用增补法()
735、
把“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中的“自”译成"即使,是古文今译法中的()
736、
以下除……之外,都用了古文今译法中的调整法()
737、
把“目牛无全”译作“看牛不是整个的牛”,其误因为()
738、
“是疾世号难治者,不守禁忌耳”的今译应为()
739、
在“或者尚论千古,末张孙而本轩岐,劣群方而优经论”中,把“或者尚论千古”误译为“有人尚且论述上古时代
740、
将"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译为"如果误用火法,皮肤就会稍微发黄,严重的便要引起如同惊痫的症
741、
将“因录其所授,重加芟订,存其可济于世者,部居别白,都成一编,名之曰《串雅》”今译,其中可用保留法的
742、
下列各句今译时语序不需要调整的是()
743、
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中,“尔”的意义是()
744、
在“此友遂敛手不治,以为热毒以深,噬脐无及”中,“噬脐”比喻()
745、
“帷幄有神筹”的“筹”义为()
746、
“跋前踬后”比喻()
747、
在“有性急者遭迟病,更医而致杂投”中,“杂投”的意义是()
748、
在“从老得终,闷若无端”中,“端”之义为()
749、
“先生能以术仁其民”的“仁”义为()
750、
在“所不夙夜以求无忝者,有如此木”中,“无忝”的义为()
751、
在“剽窃医绪,倡为诡异”中,“绪”的意义是()
752、
在“而下士闻道若张景岳之徒”中,“下士”的意义是()
753、
《养生论》的作者是()
754、
在“不肖体素丰,多火善渴”中,“善”的意义是()
755、
在“苟见枝叶之词,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中,“浼”的意义是()
756、
“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中,“而”的意义是()
757、
在“燕哙、子之何尝不托尧舜以鸣高”中,“鸣高”的义为()
758、
在“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中,“去”的意义是()
759、
在“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则”的意义是()
760、
在“兴言撰缉,勒成一家”中,“勒”的意义是()
761、
在“翌日天甫明,来视予脉”中,“翌日”的意义是()
762、
在“因属其高第弟子贾思诚留以护治之”中,“属”之义为()
763、
“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的“重器”义为()
764、
“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的“蠲”义为()
765、
“子之所慎,斋战疾”中,“子”指的是()
766、
在“六气之中,君相两火无论已”中,“已”的意义是()
767、
在“有宗子柏云者,挟是术遍游南北”中,“宗子”之义为()
768、
在“据此,则凭脉决症,似乎如响斯应矣”中,“如响斯应”比喻()
769、
“颇甚则传久而难已”的“颇”义为()
770、
在“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中,“遘”之义为()
771、
“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典出()
772、
在“子幸赐之一言,多贾君之善”中“多”的义为()
773、
在“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意义是()
774、
在“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中,“左右”的意义是()
775、
以下哪个不含有“百姓”义()
776、
在“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中,“难”的意义是()
777、
“夫悠悠者既以未效不求”的“悠悠”义为()
778、
在“圮桥杰竖”这个典故中,“杰竖”是指()
779、
“今予著此吐汗下三法之诠”的“诠”义为()
780、
在“闻之善赠人者以言,其永矢而勿谖者亦以言”中,“矢”的意义是()
781、
在“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中,“一切”的意义是()
782、
在“亡如世鲜知十之才士,以阙如为耻”中,“鲜”的义为()
783、
“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的“丝竹”义为()
784、
在“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中,“尚”之义为()
785、
“身非木石,其能久乎?”的“能”义为()
786、
在“六气斯沴,易愆寒燠之宜”中,“沴”之义为()
787、
在“或尊贵执言难抗”中,“执言”的意义是()
788、
在“当世以布衣称作者,无虑数十家”中“无虑”的义为()
789、
在“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中,“偏”的意义是()
790、
“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中的“躬”意思是()
791、
“或益之以畎浍,而泄之以尾闾”用的修辞手法为()
792、
在“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意义是()
793、
“使其言而是,则智者所见略同”中,“是”的意义是()
794、
“文具于《补论》条下”的“具”义为()
795、
在“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中,“数”的读音是()
796、
属于注音方法的是()
797、
属于检字方法的是()
798、
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是()
799、
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是()
800、
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目录专著是()
801、
要查找孔子"老者安之,少者怀之"一语的具体出处,应首先查检()
802、
《说文解字》首创了()
803、
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中医类书是()
804、
确立"六书"体系的是()
805、
属于"十三经"之一的辞书是()
806、
目前能见到的最早并已较为成熟的汉字系统是()
807、
使用甲骨文的时代是()
808、
“止戈为武”、“皿虫为蛊”这一对汉字结构的分析见于()
809、
小篆以前的文字统称为()
810、
最早对汉字结构方式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是()
811、
“六书”中“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所指造字法是()
812、
“六书”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所指的造字法是()
813、
以下属于"六书"中象形字的是()
814、
以下属于“六书”中会意字的是()
815、
以下属于“六书”中指事字的是()
816、
形声字的形符与声符有多种组合,最常见的是()
817、
以下属于同音通假的是()
818、
以下属于古今字的是()
819、
在“六书”理论中,人们理解分歧较大的造字法是()
820、
以下词语中今义范围扩大的是()
821、
以下词语中,古今意义转移的是()
822、
《说文解字》:“登,上车也”,今天组成“登山”、“登高”、“登楼”等,其引申规律是()
823、
《说文解字》:“轻,轻车也”引申为“轻重”之轻,其引申规律是()
824、
《说文解字》:“颇,头编也”,引申为“很”与“稍微”,其引申规律是()
825、
以下中括号部分属于"今语双音词与古语双音词同形"的是()
826、
以下中括号部分属于“同义复用词语”的是()
827、
以下中括号部分属于“反义复用词语”的是()
828、
“用细茶脚汤煮之,一伏时了取出,又研一万匝,方入”(《雷公炮炙论》)中“一万匝”表示的是()
829、
“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素问·疏五过论》)中“一过”表示的是()
830、
在“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四七”表示的是()
831、
“水冰地坼,无扰乎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水冰地坼”的语法现象是()
832、
“古来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中“阴居以避暑”的语法现象是()
833、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素问·至真要大论》)句中的语法现象是()
834、
“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灵枢·终始》)句中的语法现象是()
835、
“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素问·异法方宜论》)句中“美其食”的语法现象是()
836、
“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灵枢·卫气》)句中中括号部分的语序是()
837、
“[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素问·灵兰秘典论》)句中中括号部分的语序是()
838、
“[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中括号部分的语法现象是()
839、
“对症医治,则综理清而攻守当矣,[夫何变症之有]?”(《审视瑶函》)句中中括号部分的语序是()
840、
“年十四,母郑安人以暴疾终,[既含]不瞑”(《明处士江民莹墓志铭》)中括号部分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841、
“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甲乙经·序》)中中括
842、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针经指南·标幽赋》)使用的修辞方式是()
843、
“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素问·通评虚实论》)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844、
“余幼多疾病,长好医术,遭逢有道,遂蹑[亨衢]”(《外台秘要》序)中括号部分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845、
正式刊刻的古籍多采用的注释形式是()
846、
在古注中,使用最普遍的注音方法是()
847、
医籍注释中最基本的内容是()
848、
古注揭示句子意义常用的术语是()
849、
古注用具体内容解释抽象内容时常用的术语是()
850、
“句读”连文,始见于()
851、
下列句子句读正确的是()
852、
“病人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中的“日晡所”意思是()
853、
“蕾川王美人怀子而不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乳”义是()
854、
理解传统中医药文献文意的最基本方法是()
855、
所谓据文揣意就是要发掘出文意的()
856、
我国古代“寒食节”的日子是()
857、
我国古代定在"十月十五日"的节日是()
858、
小儿称“周啐”是指()
859、
"期颐"所指老人的年龄是()
860、
我国古代冠以“番”字药物引进的地方一般是()
861、
以下哪个字不在《康熙字典》的肉部里()
862、
以下哪个字不在《康熙字典》的邑部里()
863、
以下不属于索引的是()
864、
不属于《说文》“肉”部首的是()
865、
以下不属于类书的是()
866、
以下不属于古代医方书的是()
867、
以下不属于丛书的是()
868、
以下不属于索引类工具书的是()
869、
以下不属于古汉语虚词专著的是()
870、
以下不属于隶书之后产生的文字是()
871、
以下不属于象形字的是()
872、
以下不属于指事字的是()
873、
以下不属于会意字的是()
874、
以下不属于形声字的是()
875、
以下不属于左形右声的形声字是()
876、
以下不属于内形外声的形声字是()
877、
以下不属于形居一角的形声字是()
878、
以下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879、
以下不属于通假字关系的是()
880、
以下不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
881、
以下不属于繁体字简化方法的是()
882、
以下形符中组字时书写形体不发生变化的是()
883、
以下不属于繁简字关系的是()
884、
以下不属于双声通假关系的是()
885、
以下句中中括号部分与今语不属于同形词语的是()
886、
在“竞”以下义项中,不属于引申义的是()
887、
以下句中中括号部分与今语不属于同形词语的是()
888、
以下不属于注释术语的是()
889、
以下不属于注释常用方法的是()
890、
以下不属于校勘所涉及内容的是()
891、
以下《素问》王冰注中不是用对释法进行注释的句子是()
892、
以下王冰、杨上善注中不属于用比较法进行注释的句子是()
893、
下列语句句读不正确的是()
894、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895、
在今译时,不属于“保留”的词语是()
896、
误解文意的原因很多,但不包括的是()
897、
以下基础知识中不影响文意理解的直接因素是()
898、
以下不用主药命名的药方是()
899、
以下不属于“五量”的单位是()
900、
以下不属于“五权”的单位是()
901、
以下不属于古代中药药液计量单位的是()
902、
以下不是古代腧穴常用命名方法的是()
903、
“常谨遇之”中“遇”的意思是()
904、
“视见垣一方人”中的“垣”意思是()
905、
“先生得无诞之乎”中的“诞”意思是()
906、
“国中治禳过于众事”中的“治”意思是()
907、
“不可曲止也”中的“曲”意思是()
908、
“目眩然而不瞚”中的“瞚”意思是()
909、
“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中的“厉”意思是()
910、
“过邯郸,闻贵妇人”中的“贵”意思是()
911、
“应便拔针,病亦行差”中的“应”意思是()
912、
“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的“稍”意思是()
913、
“佗遂下手,所患寻差”中的“寻”意思是()
914、
“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中的“信”意思是()
915、
“成与之,已故到谯”中的“故”意思是()
916、
“因上着粉”中的“因”意思是()
917、
“以是为率”中的“率”意思是()
918、
“饥寒不赡”中的“赡”意思是()
919、
“事官鞅掌”中的“鞅掌”意思是()
920、
“致灾速祸”中的“速”意思是()
921、
“且诸医所治垂愈”中的“垂”意思是()
922、
“吾能移之,使病在末”中的“末”意思是()
923、
“翁不怿,居月余,皆毙”中的“怿”意思是()
924、
“术盛行而身隐约”中的“隐约”意思是()
925、
“益闻道德性命之说”中的“益”意思是()
926、
“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的“鲜”意思是()
927、
“尽去而旧学,非是也”意在强调()
928、
“尽得其学以归”中的“以”意思是()
929、
“又当消息而用之”中的“消息”意思是()
930、
“翁诊之,脉大无伦”中的“伦”意思是()
931、
“与人交,一以三纲五纪为去就”中的“三纲五纪”是()
932、
“然翁讲学行事之大方”中的“大方”是()
933、
“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中的“直谅多闻之益友”出自()
934、
“则余窃多江民莹”中的“多”意思是()
935、
“遗季公民璞书日”中的“遗”意思是()
936、
“季子游困而归”中的“季子”指()
937、
以下各句不含有意动用法的是()
938、
以下各句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的句子是()
939、
以下各句不属于被动句的是()
940、
以下各句不含有宾语前置句的是()
941、
以下各句不含通假字的句子是()
942、
以下各句中的“为”不含动词义的是()
943、
以下各句中的“以”字不含介词义的是()
944、
以下不含有典故的是()
945、
以下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
946、
下列各句中的“以为”或“以……为”不含“认为”义的是()
947、
下列各句中不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是()
948、
下列各句中的“卒”不含有“最终”、“结束”义的是()
949、
下列各句中不含异体字的是()
950、
下列各句中的“药”不属于名词的是()
951、
下列各句中的“病”不含动词义的是()
952、
下列各句中不含“死”的婉言的是()
953、
以下不是出自于儒家经典的是()
954、
以下不含通假字的句子是()
955、
以下各句中的“适”不含“刚刚”、“正巧”义的是()
956、
以下不含有医方的句子是()
957、
“汉兴,改秦之败”中“败”意思是()
958、
“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中“孝武”为()
959、
“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中“条”意思是()
960、
“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意思是()
961、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中“原”意思是()
962、
“七十子丧而大义乖”中“大义”意思是()
963、
“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中“府”是()
964、
“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中“思过半”意思是()
965、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意思是()
966、
“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意思是()
967、
“资亭育以尽年”中“亭”、的意思是()
968、
“而五味或爽,时昧甘辛之节”中的“或”意思是()
969、
“摭陶氏之乖违”中的“摭”意思是()
970、
“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中的“方”意思是()
971、
“中外交侵,形神分战”中的“中外”指()
972、
“范金揉木,逐欲之道方滋”中的“范”意思是()
973、
“饮食伺衅,成肠胃之眚”中的“衅”的意思是()
974、
“渐固膏肓,期于夭折”的“期”的意思是()
975、
“梁陶宏景雅好摄生”中“雅”的意思是()
976、
“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中“形容”的意思是()
977、
“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土宇”意思是()
978、
“洎周之王,亦有冢卿”中“王”意思是()
979、
“岁终稽考而制其食”中“制其食”意思是()
980、
“夫圣人之德,又何加于此乎”中“加”意思是()
981、
“载祀绵远”意思是()
982、
“简编亏替”的意思是()
983、
“永言笔削,未暇尸之”中“尸”意思是()
984、
“便繁台阁二十余载”中“便繁”意思是()
985、
“遭逢有道,遂蹑亨衢”中“亨衢”意思是()
986、
“不诬方将,请俟来哲”中“不诬方将”谓()
987、
“今并味精英,钤其要妙”中“并味”意思是()
988、
“岁在执徐月之哉生明者也”中“岁在执徐”属于()
989、
“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中“赢劣”的意思是()
990、
“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意在强调()
991、
“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中“趣”的意思是()
992、
“岁月既淹,袭以成弊”中“淹”的意思是()
993、
“洎雷公请问其道”中“洎”的意思是()
994、
“王泽不流,则奸生于下”中“流”的意思是()
995、
“故谨医砭以救民”中“谨”的意思是()
996、
“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
997、
“迪帝轩之遗烈,祗文母之慈训”中的“迪”的意思是()
998、
“增古今之救验,刊日相之破漏”中“刊”的意思是()
999、
“窍而达中,刻题于侧”中”窍“的意思是()
1000、
“肇颁四方,景式万代”中“景式”的意思是()
<<
1
2
3
>>
最新试卷
医古文(综合练习)
《丹溪翁传》
文意理解
古代文化知识
医俗亭记
赠贾斯诚序
诸医论-吕复
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
医古文重点句子语译
《难经五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