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门接到举报,表示某国有企业单位负责人胡某在任职期间有违法行为,经过该地区财政,审计,统计方面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的全面考察,发现: (1)该公司设置大小两套账,大账对外,小账对内; (2)两个月前,打击压制坚持原则的会计工作人员郑某,将其撤职; (3)任命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胡某的儿子担任会计科科长: (4)不按规定进行会计资料保管: (5)近1年的账目中的伪造,变造会计凭证虚增利润等违法问题系在胡某的强令或授意下所为。
企业负责人的这些行为违反了( )。
A:《会计法》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规定 B:《会计法》对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任职资格的规定 C:《会计法》对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该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规定 D:《会计法》关于税务管理的规定
某企业负责人多次授意会计机构负责人李某伪造会计凭证。李某依据《会计法》,向企业负责人多次讲明私设会计账簿是违法的,拒绝设置账外账。负责人的目的没有达到,随后以李某学历较低为由,将其与本科毕业的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且从未从事过会计工作的某车间办公室主任对调,企业负责人目的得以实现。一个月后,又以李某不懂专业业务为由免去其主任职务,改任车间统计员,其会计师职务不再聘任。
单位负责人授意李某伪造会计凭证的行为,如尚不构成犯罪的,( )。
A:可以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B: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C:可以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D:可以处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财政部门于2011年4月派出检查组对甲公司的会计工作进行检查,检查中了解到以下情况: (1)2011年2月,甲公司购买5台计算机,会计人员刘某在审核其发票时,发现发票金额栏中的数字有更改现象,经查阅相关买卖合同单据,确认更改后的金额数字是正确的,于是要求该发票的出具单位在发票金额栏更改之处加盖出具单位印章。之后,甲公司财会机构据此登记入账。 (2)2011年3月,甲公司收到一张应由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负担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甲公司会计人员张某以该原始凭证及应承担的费用进行账务处理,并保存该原始凭证。同时应乙公司要求将该原始凭证复印件提供给乙公司用于账务处理。 (3)2011年7月,甲公司从现金收入中直接支取50万元用于职工福利。财会机构负责人王某称当时曾口头向公司负责人反映这样做不妥,但甲公司负责人仍要求其办理。 (4)2011年9月,甲公司产品转型急需外购一批原材料,供货方提出先预付材料款120万元。为了争取到这批原材料,财会机构负责人王某指令会计人员给供货方开出一张120万元空头转账支票。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公司从现金收入中直接支取50万元用于职工福利,财会机构负责人王某曾口头向公司负责人反映这样做不妥,但公司负责人仍要求其办理。这种做法不符合规定,理由是( )。
A:甲公司负责人违反了《会计法》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的规定 B:甲公司违反了《会计法》关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或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其他会计资料,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规定 C:甲公司财会机构负责人王某违反了《会计法》关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认为是违法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规定 D:甲公司财会机构负责人王某违反了《会计法》关于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的规定
对首问责任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属于首问责任人本人职责范围内办理的事项,且纳税人手续完备的,首问责任人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予以办结 B:手续不完备的,首问责任人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一次性告知所需材料以及其它相关内容,让其补充相应资料和手续后予以办结 C:不属于首问责任人职责范围内办理的事项,首问责任人应当根据询问的事由,告知对应部门的地址、路径、联系电话等,并请办事人留下联系方式以便联系 D:事权管辖不明确的,不予受理
在进行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进行评价时,涉及首问解决率这个指标,下列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首问解决优选法指首次请求就得到应答及解决的比率 B:计算首问解决率时,需要收集两方面的数据:请求接通的次数和总服务请求次数 C:首问解决率是有效性的评价指标 D:首问解决率的数据可从服务台的记录中得到
首问负责的原则是指()
A:各渠道投(申)诉受理人均有责任负责落实相关投(申)诉处理工作 B:严禁推诿扯皮;投(申)诉处理人负责解决诉求并向客户反馈处理结果 C:对不能即时解决的问题要形成工单,并跟踪落实,在规定时限内回复客户 D:对不能处理的问题可在与客户沟通的情况下转专业部门进行处理和答复 E:各营业厅值班经理为首问责任制负责人
受理客户投诉申告时,首问负责人应耐心听取客户的叙述,完整地了解客户的申告内容。
首问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