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首页
所有题库
找答案
APP下载
手机号登录
首页
所有题库
生物化学
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
更新时间:
类别:生物化学
1、
简述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2、
简述生物工业下游的选择原则?
3、
为何要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发酵液的方法有哪些?
4、
什么是凝聚和絮凝?它们在发酵液预处理时的作用是什么?
5、
影响过滤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6、
什么是错流过滤?其优点是什么?
7、
为什么说细胞破碎是提取胞内产物的关键步骤?
8、
简述外加酶法破碎细胞的原理及其特点。
9、
什么是膜的浓差极化?
10、
简述影响膜使用寿命的因素?
11、
简述超滤-微滤的三种工作模式?
12、
什么是纳米过滤?纳米过滤具有什么特点?它在工业中的应用情况如何?
13、
萃取法选择溶剂的依据是什么?良好的溶剂应具备哪些特点?
14、
反胶束萃取的优点是什么?
15、
影响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6、
简要说明影响双水相体系中分配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17、
怎样提高双水相体系对蛋白质萃取的选择性?
18、
为何超临界流体有较好的物质萃取能力?
19、
什么是超临界流体萃取?它与液液萃取的区别是什么?
20、
什么是吸附作用?吸附作用分为哪几类?
21、
什么是离子交换吸附?离子交换剂按照功能团的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22、
什么是免疫吸附?
23、
为什么色层分离的效率是所有分离纯化技术中最高的?
24、
各种色谱分离(共价、聚焦色层分离、凝胶过滤、亲和)的机理是什么?
25、
为何晶体产品有较高的纯度?
26、
在连续结晶时如何进行细晶消除?
27、
简述冷冻干燥的特点和原理?
28、
简述喷雾干燥的特点?
29、
发酵液预处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发酵液的()性质,以利于固液分离。
30、
固液分离的目的是除区发酵液中的不溶性固行物和固体细胞,主要技术是()与离心。
31、
大多数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按顺序分为预处理、提取、()和成品四个阶段。
32、
通常发酵液中产物浓度很低,悬浮颗粒小,可压缩性(),发酵液粘度大,不易直接进行离心或过滤分离。
33、
凝聚是在投加的化学物质作用下,由于()降低,电位下降,胶体脱稳使粒子相互聚集成1mm大小的聚集体的过
34、
间歇培养微生物的减速生长期,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小于零。
35、
反混指不同物料间有混合的现象。
36、
PFR反应器中,沿轴向的反应速度是常数。
37、
单级连续培养中,如果调整成D(稀释速率)>μ(比生长速率),最终将发生“冲出”现象。
38、
一定温度下,微生物营养细胞的均相热死灭动力学符合化学反应的一级反应动力学。
39、
限制性底物指微生物的碳源。
40、
单级恒化器连续培养某种酵母达一稳态后,流出液中菌体浓度是培养时间的函数。
41、
CSTR反应器中物料的返混程度最小。
42、
微生物的比生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菌体的增量。
43、
间歇培养好氧微生物时,菌体的对数生长期到来时,菌体的摄氧率大幅度增加。
44、
亚硫酸盐氧化法可以用于测量真实发酵液的Kla。
45、
活塞流反应器中,沿径向的反应速度是常数。
46、
返混是指不同停留时间物料之间的混合。
47、
任何微生物培养过程的YATP均等于10g/mol左右。
48、
连续培养反应器中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和稀释速率互为倒数。
49、
间歇培养好氧微生物时,菌体耗氧速率是常数。
50、
对培养基进行热灭菌必须以霉菌的孢子为杀灭对象。
51、
在一定温度下,各种不同微生物的比热死亡速率常数值相等。
52、
在有细胞回流的单级恒化器中,总的出口处菌体浓度与恒化器中的菌体浓度完全相等。
53、
动态法测量Kla不能用于有菌体繁殖的发酵液。
54、
连续反应器中物料的平均停留时间用F/V来计算。
55、
在活塞流反应器中进行恒温热灭菌,沿物料流动方向菌体热死灭速率逐渐下降。
56、
单级恒化器的稀释速率可以任意调整大小。
57、
微生物营养细胞易于受热死灭,其比热死亡速率常数K值很高。
58、
建立Kla与设备参数及操作变数之间关系式的重要性在于生物反应器的比拟放大。
59、
单级连续培养中,如果调整成μ(比生长速率)>D(稀释速率),最终将发生“冲出”现象。
60、
限制性底物是指培养基中浓度最小的物质。
61、
控制好氧发酵的溶氧浓度一定小于微生物的临界溶氧值。
62、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有可能存在多种限制性底物。
63、
发酵罐的比拟放大中,空气流量放大常采用的三个原则是VVM相等、空截面气速Vs相等和KLa()。
64、
固定化酶的半衰期是指()。
65、
深层过滤器的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参数是()。
66、
乳酸菌生长和乳酸生成之间的关系符合()。
67、
用CSTR反应器同时连续培养三种微生物A、B、C,已知μA
68、
动物细胞培养的反应器主要有悬浮培养反应器、()反应器和微载体悬浮培养反应器。
69、
多级连续培养中,第二级反应器的菌体浓度和底物浓度分别()和小于第一级反应器的菌体浓度和底物浓度。
70、
酶反应器的操作参数有空间时间、转化率和()。
71、
缩短混合时间的最有效方法是增加反应器不同部位的()。
72、
单纤维捕集效率中,重要的三个机制是惯性冲撞、拦截和()。
73、
反应器的D/H越大,越接近()型反应器。
74、
评价好氧发酵罐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KLa和()。
75、
经验和半经验的发酵罐比拟放大方法中,模型罐和生产罐一般以()为前提。
76、
酶或细胞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交联法和()。
77、
发酵产物的生成速率与菌体生长速率之间大致存在三种不同类型的关联,它们是生长偶联型、混合生长偶联型和(
78、
Monod方程中动力学常数的求算常采用()。
79、
丝状菌培养用的发酵罐比拟放大后,常需校核()指标。
80、
流加式操作特别适合于()的培养过程。
81、
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培养基灭菌方法有间歇灭菌和()。
82、
发酵罐比拟放大时需要确定的操作参数主要是空气流量、搅拌功率和搅拌转数,需要确定的罐几何尺寸主是直径和
83、
生物反应器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产品成本底,()。
84、
微生物的比热死亡速率常数由微生物菌体的抗热性能和()两个因素决定。
85、
传氧速率指标是指()。
86、
发酵罐通气条件下的搅拌功率通常()不通气条件下的搅拌功率。
87、
当发生底物抑制时,要获得同样的底物转化率,PFR的反应时间比CSTR的()。
88、
用载体结合法固定化细胞是指()。
89、
发酵培养基主要由碳源,氮源,无机盐,()组成。
90、
包埋法固定化酶
91、
氧的满足度
92、
均衡生长
93、
基质消耗比速率
94、
反复分批补料培养法
95、
呼吸商RQ
96、
流加培养
97、
结构模型
98、
细胞回流的单级恒化器
99、
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100、
细胞的比生长速率
101、
非结构细胞反应动力学
102、
联法固定化酶
103、
酶反应过程中的反竞争抑制
104、
限制性底物
105、
临界稀释率
106、
Thiele模数
107、
本征反应动力学
108、
酶的非竞争性抑制
109、
与通用式机械搅拌罐相比,塔式生物反应器的优点是什么?
110、
有细胞回流的单级连续培养是怎样的操作方式?与单级恒化器相比有什么优点?
111、
主要有哪几种测量Kla的方法,说明它们的适用场合。
112、
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有哪几种方法,举出两个应用实例。
113、
简述生物反应器开发的趋势和方向?
114、
双膜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什么?什么是液膜控制?什么是气膜控制?
115、
动植物细胞培养与微生物细胞培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16、
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成和菌体的生长之间通常有几种类型的关联,分别说明。
117、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使用期间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18、
与单级连续培养相比,多级连续培养的优点是什么?
119、
缩短微生物间歇培养延迟期常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120、
减少固定化酶反应体系中的传质阻力有哪些措施?
121、
提高发酵液中氧传递速率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122、
反应器的重要操作参数有那些?分别说明。
123、
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机械搅拌罐的传氧速率(OTR)?
124、
根据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关系,可将发酵分为那几种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
125、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126、
温快速杀菌的原因是什么?灭菌的控制参数是什么?
127、
生物反应器设计和操作的限制因素有那些?
128、
载体悬浮培养动物细胞的优点是什么?
129、
YX/S、YC和YATP表示什么?它们的定义是什么?
130、
已知某一代谢产物为次级代谢产物,产物合成与细胞生长符合非偶联模型,试分析有哪些措施可以提高该产物的生
131、
连续培养有那些方面的应用?
132、
当发酵液为非牛顿性流体时,说明发酵罐搅拌功率的计算方法。
133、
什么是好氧微生物培养的临界溶氧浓度?如何测定?是否所有的好氧微生物培养过程都必需控制溶氧浓度在临界溶
134、
Ks盐析
135、
双水相层析
136、
反萃取
137、
蛋白质盐析
138、
膜分离技术
139、
排阻极限
140、
渗入极限
141、
常见的破碎技术有机械破碎,物理破碎,化学破碎以及酶解破碎()。
142、
常用的预处理技术有加热、调节pH值、凝聚和凝絮、加辅助过滤剂()以及加入反应剂。
143、
常见的双水相系统有两大类型,一类为高聚物/高聚物(),另一类为高聚物/盐()。
144、
离子交换剂由载体,电荷基团和平衡离子()三部分组成。
145、
根据支持物的不同,层析技术可分为柱层析,纸层析和()层析。
146、
柱层析的主要构成部件包括色谱柱(层析柱),蠕动泵,检测器,()以及收集器。
147、
层析技术主要由固定相,流动相和()三部分构成。
148、
纯酶和粗酶有相同的研习分级范围。
149、
在每升溶剂中加入767g硫酸铵可达到100%饱和度,所以在50%饱和度的溶液中加入383.5g的硫酸
150、
细胞破碎时细胞破碎强度越大,细胞碎片越小越好。
1
2
3
>>
最新试卷
生物化学综合练习
生物化工
植物纤维化学
核酸的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调控
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
RNA的生物合成(转录)
DNA的生物合成(复制)
物质的代谢联系与调节
核苷酸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