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和糖尿病性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两者临床表现有较多相似之处,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 B:当存在感染,应激等诱因时容易发生 C:血糖多数为16.7~33.3 mmol/L D:血酮体和尿酮体升高 E:有代谢性酸中毒

4岁男孩,发热,嗜睡,头痛3天,体温40.2℃,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周围血象白细胞15x10/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100x10/L,多核0.80,单核0.20,糖4.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0.9mmol/L,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护士在护理该患儿时重点的监护内容是

A:高热,头痛,呼吸衰竭 B:高热,呕吐,呼吸衰竭 C:高热,昏迷,呼吸衰竭 D: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E:昏迷,惊厥,循环衰竭

某年的3月至次年的3月,某农村共有102户,计456人,多次发生部分村民头昏.头痛.恶心.呕吐和抽搐,严重者昏迷,强直性惊厥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累计发病30人,男性10例,女性20例,合计发病率6.58%,发病涉及12户,死亡7例。

为了收集相关证据,应进行的必要检测有

A:使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可疑目标化合物 B:收集并分析死者的胃内容物 C:取样分析患者家庭食用的食物.患者的血液及尿液 D:进行患者的病毒分型检查 E:细菌培养和鉴定 F:测定患者的血胆碱酯酶

某男患儿,8岁。因突起高热3天,昏迷、抽搐1天入院。血常规示:白细胞15.8×10/L,脑脊液检查示: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入院第二天,患儿再次出现高热(39.8℃)、四肢抽搐。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药物降温为主,可用大剂量阿司匹林 B:持续高热伴反复抽搐者可加用亚冬眠疗法 C:遵医嘱予甘露醇脱水治疗 D:保持呼吸道通畅 E:首选地西泮镇静止痉

某男患儿,8岁。因突起高热3天,昏迷、抽搐1天入院。血常规示:白细胞15.8×10/L,脑脊液检查示: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该患儿在起病的4~10天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A:上消化道大出血 B:压疮 C:支气管肺炎 D:败血症 E:呼吸衰竭

患者,男性,20岁,因“突起高热3天”以“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入院。查T39.8℃,P120次/分,R38次/分,节律不整,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患者在此阶段出现的三个最主要的凶险症状是

A:昏迷、呼吸衰竭、高热 B:高热、昏迷、惊厥 C: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D:昏迷、惊厥、呼吸衰竭 E: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巴比妥类中毒、深度昏迷伴呼吸衰竭时首选

A:巴比妥类中毒、深度昏迷伴呼吸衰竭时首选

巴比妥类中毒、深度昏迷伴呼吸衰竭时首选

A:巴比妥类中毒、深度昏迷伴呼吸衰竭时首选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