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0岁,患风湿性心脏病,气促,乏力2年,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重度狭窄。
减轻瓣膜狭窄的最佳治疗是
A:目前无介入或手术治疗指征 B:药物治疗 C: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D:二尖瓣置换术 E:介入治疗
患者女性,35岁。因活动后有呼吸困难,近半年有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咳嗽,声音嘶哑,既往患者有风湿热10年,常有扁桃体炎发生,考虑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明确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检查是
A:心电图 B:血管造影 C:超声心动图 D:胸部X线片 E:磁共振
患者女性,35岁。因活动后有呼吸困难,近半年有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咳嗽,声音嘶哑,既往患者有风湿热10年,常有扁桃体炎发生,考虑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电图表现正确的是
A: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f波 B: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 C:P波变窄,P波宽度<0.12秒 D:二尖瓣型P波,P波宽度>0.12秒 E: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不同
患者,男性,35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5年,近半年来上二层楼即感心悸气短,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为l.0cm
,瓣叶可见重度钙化。查体除在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外,在胸骨左上缘可闻及递减型高调哈气样舒张早期杂音。
产生上述杂音的病理基础为
A:伴发二尖瓣关闭不全 B:伴发肺动脉瓣狭窄 C:伴发肺动脉扩张 D:伴发主动脉瓣狭窄 E:伴发三尖瓣关闭不全
某男性患者,22岁,劳累后心慌气促多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类瓣狭窄的主要体征是
A:第一心音增强 B:舒张期吹风样杂音 C: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D:心尖部舒张中晚期雷鸣样杂音 E:二尖瓣开放拍击音
某男性患者,22岁,劳累后心慌气促多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A: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B:室性早搏 C:房性早搏 D:心房颤动 E:心室颤动
某男性患者,36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5年,近半年来上二层楼即感心悸气短,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为l.0cm
,瓣叶可见重度钙化。查体除在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外,在胸骨左上缘可闻及递减型高调哈气样舒张早期杂音。
产生上述杂音的病理基础为
A:伴发二尖瓣关闭不全 B:伴发肺动脉瓣狭窄 C:伴发肺动脉扩张 D:伴发主动脉瓣狭窄 E:伴发三尖瓣关闭不全
某男性患者,36岁,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5年,近半年来上二层楼即感心悸气短,超声心动图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为l.0cm
,瓣叶可见重度钙化。查体除在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外,在胸骨左上缘可闻及递减型高调哈气样舒张早期杂音。
应选择的最佳治疗方案为
A: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B:应用抗凝药物 C: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预防心脏重构 D:采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E:选择外科二尖瓣置换术
某女性患者,46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0余年,近一周来出现劳累后胸闷,心悸,休息后稍缓解,近两日来稍进行体力活动即感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昨日夜间睡眠中忽然因胸闷憋醒,今晨急诊入院。查体:P68次/分,HR98次/分,BP105/75mmHg,RR18次/分,双颧绀红,端坐位,听诊心尖部可闻及局限、不传导的低调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
入院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二尖瓣口面积为1.0cm,该患者二尖瓣狭窄的程度是
A:正常下限 B:轻度狭窄 C:轻中度狭窄 D:中度狭窄 E:重度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