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因“口渴,多饮,多尿1个月”来诊。空腹尿相对密度偏低。
在用以鉴别完全性与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的禁水-加压素联合试验中,下列指标最具鉴别诊断意义的是
A:禁水后的尿渗透压测定 B:禁水后的尿相对密度 C:禁水后尿量减少程度 D:注射垂体加压素后尿相对密度比禁水后最高尿相对密度增加的百分率 E:注射垂体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升高超过9%
某男性患者,36岁,因“口渴、多饮、多尿1个月”来诊。空腹尿相对密度偏低。
在用以鉴别完全性与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的禁水-加压素联合试验中,下列指标最具鉴别诊断意义的是
A:禁水后的尿渗透压测定 B:禁水后的尿相对密度 C:禁水后尿量减少程度 D:注射垂体加压素后尿相对密度比禁水后最高尿相对密度增加的百分率 E:注射垂体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升高超过9%
X线胶片特性曲线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由于这条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所以称之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的横坐标为曝光量,以对数值lgE表示;纵坐标为密度,以D表示。特性曲线由足部、直线部、肩部和反转部组成。足部密度的上升与曝光量不成正比,曝光量增加逐渐很多,密度只有较小的增加。直线部密度与曝光量的增加成正比,密度差保持一定,此时曲线沿一定的斜率直线上升。肩部密度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比。反转部随曝光量的增加密度反而下降,影像密度呈现逆转。特性曲线可提供感光材料的本底灰雾(Dmin)、感光度(S)、对比度(γ)、最大密度(Dmax)、宽容度(L)等参数,以表示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
如果要求有较大的宽容度,应选用何种胶片
A:反差大的 B:高对比度的 C:γ小的 D:直线部斜率大的 E:足部大的
X线胶片特性曲线是描绘曝光量与所产生的密度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由于这条曲线可以表示出感光材料的感光特性,所以称之为"特性曲线"。特性曲线的横坐标为曝光量,以对数值lgE表示;纵坐标为密度,以D表示。特性曲线由足部、直线部、肩部和反转部组成。足部密度的上升与曝光量不成正比,曝光量增加逐渐很多,密度只有较小的增加。直线部密度与曝光量的增加成正比,密度差保持一定,此时曲线沿一定的斜率直线上升。肩部密度随曝光量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成正比。反转部随曝光量的增加密度反而下降,影像密度呈现逆转。特性曲线可提供感光材料的本底灰雾(Dmin)、感光度(S)、对比度(γ)、最大密度(Dmax)、宽容度(L)等参数,以表示感光材料的感光性能。
如果要求有较大的宽容度,应选用何种胶片
A:反差大的 B:高对比度的 C:γ小的 D:直线部斜率大的 E:足部大的
某男性患者,39岁,因“口渴、多饮、多尿3个月”来诊。空腹尿相对密度偏低。
在鉴别完全性与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的禁水-加压素试验中,最具鉴别诊断意义的指标是
A:禁水后的尿渗透压 B:禁水后的尿相对密度 C:禁水后尿量减少程度 D:注射血管加压素后尿相对密度比禁水后最高尿相对密度增加的百分率 E:禁水后患者耐受的时间
患者男,38岁,因“口渴、多饮、多尿3个月”来诊。空腹尿相对密度偏低。在鉴别完全性与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的禁水-加压素试验中,最具鉴别诊断意义的指标是()
A:禁水后的尿渗透压 B:禁水后的尿相对密度 C:禁水后尿量减少程度 D:注射血管加压素后尿相对密度比禁水后最高尿相对密度增加的百分率 E:禁水后患者耐受的时间
患者男,35岁,因“口渴、多饮、多尿1个月”来诊。空腹尿相对密度偏低。在用以鉴别完全性与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的禁水-加压素联合试验中,下列指标最具鉴别诊断意义的是()
A:禁水后的尿渗透压测定 B:禁水后的尿相对密度 C:禁水后尿量减少程度 D:注射垂体加压素后尿相对密度比禁水后最高尿相对密度增加的百分率 E:注射垂体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升高超过9%
下列给出的文字、表格、图形资料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然后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2008年1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宣布,初步核算,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增速达到或超过10%。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运行态势。
——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0150万吨,比上年增产350万吨,增长0.7%,成为历史上第四个高产年,这是1985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4年增产。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加快。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增速加快8.4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上涨较快,房屋销售价格上涨较多。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6.5%),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继续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21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
——国民收入快速增长,就业增加较多。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比上年增长17.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增速加快1.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长15.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加快2.1个百分点。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比上年多增加20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上年末回落0.1个百分点。
我国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A:快5.4个百分点 B:快2.1个百分点 C:慢5.4个百分点 D:慢2.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