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8岁,腰痛5年余,咳嗽,打喷嚏和连续行走1000m以上时股后侧及小腿外侧疼痛,同时伴足跟和足底麻木。

该患者的辅助检查最好采用下列哪项组合

A: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腰椎CT或MRI+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zongR)+血清碱性磷酸酶(AKP)+C反应蛋白(CRP) B:腰椎CT+抗链球菌素"O"试验(ASO)+类风湿因子试验(RF)+血尿酸检查(UA) C:腰椎MRI+血常规+zongR+AKP+CRP D: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血常规+zongR+AKP+CRP E:双下肢肌电图+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血常规+zongR+AKP+CRP

男性,22岁,7天前,夜间睡于水泥地面上,次日觉右臀部疼痛,行走时疼痛沿右股后侧向小腿后外侧放散,卧床休息时疼痛可略缓解,口服镇痛剂和臀部理疗疼痛无缓解。查体见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侧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右侧梨状肌环跳穴处压痛阳性,环跳穴压痛时,疼痛可向右股后侧及小腿后外侧放散,其他未见阳性发现。辅助检查未见异常。初步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

坐骨神经阻滞后不可能发生的征象是

A:阻滞侧足下垂 B:双侧下肢麻木和无力 C:股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跟和足底麻木 D: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E:阻滞后患肢的疼痛减弱或消失

患者男,36岁。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6个月,左侧小腿及左足疼痛明显,小腿后侧,足背外侧及足底感觉减弱,膝反射正常,跟腱反射减弱。

若患者行正规保守治疗3个月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可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案为

A:经腹腔镜腰椎融合术 B:经椎板间隙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 C:后路全椎板减压内固定+经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D:后路全椎板减压内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E: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患者女,68岁,无明显诱因下腰痛8年,右下肢放射痛5个月。下肢放射痛自腰部沿右臀部,右大腿后侧,小腿后方至足底外缘。为了缓解疼痛,患者常呈前屈位行走。近2周来,行走约300 m即觉腰腿痛加重,需要停步休息。查体:痛觉减退位于右小腿后外侧及足外缘,右直腿抬高试验阳性(600)。

如该患者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且腰椎X线片示腰椎无明显不稳,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有

A:如未经正规保守治疗,可先行非手术治疗 B:保守治疗无效后,椎板切除减压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C:保守治疗无效后,针对狭窄部位有限减压,解除神经压迫即可 D:保守治疗无效后,为防止以后发生腰椎不稳,在减压的同时行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E:保守治疗无效后,如在椎板切除减压时破坏了脊柱稳定性,则应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F:保守治疗无效后,应广泛减压

患者女,38岁,无明显诱因腰痛4年,右下肢放射痛5个月。下肢放射痛自腰部沿右臀部,右股部后侧,小腿后方至足底外缘。查体:右小腿后外侧及足外缘痛觉减退。

如该患者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且腰椎X线片示腰椎无明显不稳,可采用的治疗方法有

A:如未经正规保守治疗,可先行非手术治疗 B:保守治疗无效后,单纯椎板间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 C:保守治疗无效后,人工髓核置换术 D:保守治疗无效后,为防止以后发生腰椎不稳,在摘除髓核的同时行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E:保守治疗无效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F:保守治疗无效后,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

某男性患者,46岁,左侧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足底放射痛,梨状肌挤压试验阳性。

这名患者应选用的神经阻滞方法是

A:闭孔神经阻滞术 B:股神经阻滞术 C:股外侧皮神经阻滞术 D:坐骨神经阻滞术 E:臀上皮神经阻滞术

某男性患者,46岁,左侧大腿后侧、小腿后侧、足底放射痛,梨状肌挤压试验阳性。

穿刺中出现小腿电击感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放弃治疗 B:继续进针,注射药物 C:稍退针,注射药物 D:改变进针方向,注射药物 E:在此处注射药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