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71岁,左大腿外侧刺痛1年余,加重2个月,病程中,长期口服镇痛剂和神经营养药,曾接受数个疗程的理疗和针灸治疗。查体;左髂前上棘内下方压痛(+++),并向左大腿外侧放散,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检查未见其他阳性体征。辅助检查:X线检查提示腰椎,骶髂关节和髋关节为一般性的退性行改变。初步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的进针点是
A:患侧梨状肌下孔处 B:患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2cm,股动脉外侧 C:患侧髂前上棘内,下方各2cm处 D:患侧耻骨结节下,外方1.5~2cm处 E:患侧胭窝膝横纹头侧7cm,股二头肌腱内侧
男,50岁。右大腿被撞伤12天。局部肿痛,行走困难。近3天寒战,发热,体温高达40℃,伴恶心、烦躁。查体:P110次/分,R22次/分,BP100/70mmHg。重病容。扁桃体肿人,双肺呼吸音粗糙,右大腿外侧明显肿胀,压痛(+),局部无波动感。WBC24×109L。
若采取多种治疗未好转,体温每日仍波动于38℃-40℃之间,呼吸深快,右大腿肿胀加重,有波动感。P120次/分,BP90/5050mmHg}应采取的主要治疗措施是
A:联合静脉内应用抗生素 B:积极补液抗休克 C:人剂量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右大腿脓肿穿刺并切开引流 E: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某女性患者,27岁,腰部摔伤疼痛10余天,加重伴右下肢疼痛2天。查体:跛行步态,脊柱生理曲度变直,腰椎活动范围为:前屈30°,后伸10°,左侧屈20°,右侧屈10°,左旋转30°,右旋转15°,拾物试验(-),腰4~5间隙压痛(+),疼痛放射至大腿前外侧、小腿外侧,腰3~5椎体右旁侧肌头压痛明显,皮肤红肿。右下肢后外侧坐骨神经巡行部位退步投影点压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20°(+),加强试验(+),右侧4字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右侧(+)。腰椎平片示:腰椎轻度骨质增生,生理弯曲变直,腰椎MRI示:L4~5、Sl推间盘向后方突出,硬膜囊及双侧神经受压。
腰椎间盘突出按髓核突出方向不同可分为
A:隐藏型 B:中央型 C:后央型 D:前突型 E:单侧型 F:椎体内突出型 G:双侧型
某男性患者。18岁,骑单车时被汽车撞倒,神志清,GCS评分15分,右侧大腿痛,畸形,不能站立及行走,右下肢纵向叩击痛(+),踝关节活动好,双下肢皮肤感觉无特殊。
右大腿行外固定不正确的是
A:上端应起于腰部,下端应起于踝关节上方 B:为防止患肢旋转,将患肢捆到健侧肢体上,双侧踝关节"8"字固定 C:骨折近端和远端起码缚扎两道 D:骨突部位应加垫保护 E:夹板外固定应松紧适中
某男性患者。18岁,骑单车时被汽车撞倒,神志清,GCS评分15分,右侧大腿痛,畸形,不能站立及行走,右下肢纵向叩击痛(+),踝关节活动好,双下肢皮肤感觉无特殊。
"120"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检查头颅、胸、腹、脊柱、双上肢、左下肢皆为阴性。转运前处理正确的是
A:为了节省时间,右下肢不需要外固定 B:右大腿应做外固定 C:搬运前必须开放静脉通道 D:"120"车到达现场,到将伤者抬起整个操作过程,应4分钟内完成 E:如果患者出血较多,有休克表现,则应开放静脉通道,挂上葡萄糖液补液
某女性患者,28岁,腰部摔伤疼痛10余天,加重伴右下肢疼痛2天。查体:跛行步态,脊柱生理曲度变直,腰椎活动范围为:前屈30°,后伸10°,左侧屈20°,右侧屈10°,左旋转30°,右旋转15°,拾物试验(-),腰4~5间隙压痛(+),疼痛放射至大腿前外侧、小腿外侧,腰3~5椎体右旁侧肌头压痛明显,皮肤红肿。右下肢后外侧坐骨神经巡行部位退步投影点压痛(+)。右侧直腿抬高试验20°(+),加强试验(+),右侧4字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右侧(+)。腰椎平片示:腰椎轻度骨质增生,生理弯曲变直,腰椎MRI示:L
、S
椎间盘向后方突出,硬膜囊及双侧神经受压。
腰椎间盘突出按髓核突出方向不同可分为
A:隐藏型 B:中央型 C:后突型 D:前突型 E:单侧型 F:椎体内突出型 G:双侧型
支配大腿前肌群的神经是()。
A:股神经(L
) B:闭孔神经(L
) C:生殖股神经(L
) D:髂腹股沟神经(L
) E:股外侧皮神经(L
)
支配大腿前肌群的神经是()。
A:股神经(L2-4) B:闭孔神经(L2-4) C:生殖股神经(L1-2) D:髂腹股沟神经(L4) E:股外侧皮神经(L2-3)
支配大腿前肌群的神经是()
A:股神经(L2~4) B:闭孔神经(L2~4) C:生殖股神经(L1~2) D:髂腹股沟神经(L4) E:股外侧皮神经(L2~3)
大腿骨折时,固定夹板应放在().
A:大腿前、后两面 B:大腿内、外两侧 C:大腿后面 D:大腿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