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5岁。左耳垂下有时大时小的肿块6年。无自觉症状。检查见:耳垂下可见1个约4cm的肿块,表面皮肤正常,但稍偏蓝色,边界不清,质软,可被压缩,头低位时肿块膨大,头恢复正常位时肿块;亦恢复原状。

若为确定诊断以利治疗,还应做的检查是

A:肿块穿刺术 B:B超检查 C:X线片检查 D: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E:磁共振成像检查

患者女,25岁。左耳垂下有时大时小的肿块6年。无自觉症状。检查见:耳垂下可见1个约4cm的肿块,表面皮肤正常,但稍偏蓝色,边界不清,质软,可被压缩,头低位时肿块膨大,头恢复正常位时肿块;亦恢复原状。

若为确定诊断以利治疗,还应做的检查是

A:肿块穿刺术 B:B超检查 C:X线片检查 D: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E:磁共振成像检查

女性,25岁。左耳垂下有时大时小的肿块6年,检查见:左耳垂下可见一个2x2cm的肿块,表面皮肤正常,但稍偏蓝色,边界不清,质软可被压缩,头低位时肿块膨大,头恢复正常位时,肿块亦恢复原状。

若为确定诊断以利治疗,还应做的检查是

A:肿块穿刺术 B:B超检查 C:X线片检查 D: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E:磁共振成像检查

患者,女,25岁。左耳垂下肿块6年,时大时小,无自觉症状。检查:耳垂下可见1个约4cm的肿块,表面皮肤正常,但稍偏蓝色,边界不清,质软,可被压缩,头低位时肿块膨大,头恢复正常位时肿块亦恢复原状。

若为确定诊断以利治疗,还应做的检查是

A:肿块穿刺术 B:B超检查 C:摄X线片检查 D: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 E:磁共振成像检查

患女,2岁6个月,因发热、头痛伴有呕吐就诊,需做腰椎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腰椎穿刺前首先应做的护理准备是

A:固定患儿于屈曲位 B:向患儿家长说明腰椎穿刺的目的、意义及操作的安全性 C:皮肤消毒 D:准备好腰椎穿刺包 E:做好术中协助工作

患者马某,男,25岁,陕西某县农民。2周前自觉发热、头痛、乏力,服用退热药无效,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查体:体温38.8℃,血压120/60mmHg,心率128次/分,贫血面容,两肺有轻度啰音,肝肋下1指、脾平脐,质软,腋下及腹股沟处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5×10/L,白细胞2.0×10/L,血小板66×10/L,Hb50g/L。入院后给患者做了骨髓穿刺,在骨髓穿刺物涂片中查到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诊断该病还可采用其他病原学检查方法,但除外

A:脾穿刺 B:淋巴结穿刺 C:动物接种 D:血涂片检查 E:培养法

患者付某某,男性,25岁,陕西某县农民。2周前自觉发热、头痛、乏力,服用退热药无效,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查体:体温38.8℃,血压120/60mmHg,心率128次/分,贫血面容,两肺有轻度啰音,肝肋下1指、脾平脐,质软,腋下及腹股沟处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5×10/L,白细胞2.0×10/L,血小板66×10/L,Hb50g/L。入院后给患者做了骨髓穿刺,在骨髓穿刺物涂片中查到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诊断该病还可采用其他病原学检查方法,但除外

A:脾穿刺 B:淋巴结穿刺 C:动物接种 D:血涂片检查 E:培养法

某男,33岁。反复腹泻、右腹痛1.5个月,低热1周入院。入院查体:T37.5~38.5℃,肝脾不大,肝区轻叩痛,右下腹轻压痛,未扪及包块,血象WBC10×10/L,N0.8;超声检查:右肝后叶上段见5.2cm×5.0cm肿块,类圆形,边界清楚,有包膜,内部回声分布不均匀呈实性团块状,后方回声增强,CDFI示其内未见血流信号。

为鉴别肿块的性质,需要进行的检查方法有

A:脂餐试验 B:变换体位,超声观察肿块内部回声是否移动 C:钡灌肠检查 D: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 E:CT增强扫描 F:腹部X线平片

患女,2岁半。因发热、头痛伴有呕吐就诊,需做腰椎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腰椎穿刺前首先应做的护理准备是

A:固定患儿于屈曲位 B:向患儿家长说明腰椎穿刺的目的、意义及操作的安全性 C:皮肤消毒 D:准备好腰椎穿刺包 E:做好术中协助工作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