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0岁,服用过量苯巴比妥中毒测定药代动力学指标发现,表现分布容积35L,血中药物浓度100mg/L,t
为4天。
病人该药物的清除率约为
A:3L/天 B:6L/天 C:9L/天 D:12L/天 E:18L/天
(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
地高辛治疗浓度范围为0.9~2.0ng/ml,潜在中毒浓度>2.4ng/ml,属于
A:特殊人群用药 B:采用非常规给药方案 C: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D: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E: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患者临床表现类似中毒症状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血药浓度法进行TDM的取样时间与测定指标)
长期用药,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A:峰浓度 B:谷浓度 C:稳态浓度 D:稳态的峰浓度和谷浓度 E:确定个体患者的药动学参数
(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
肝药酶慢代谢者服用丙米嗪血药浓度高
A:非常规给药方案 B: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C:怀疑用药剂量不足或药物中毒 D: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E: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超过50μg/ml,中毒者昏睡以至昏迷
A:非常规给药方案 B: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C:怀疑用药剂量不足或药物中毒 D: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E: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与临床表现)
可能中毒致死的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范围是
A:>100μg/ml B:50~60μg/ml C:30~40μg/ml D:20~40μg/ml E:10~20μg/ml
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十分接近的抗生素须做
A:MIC测定 B:体液内药物浓度测定 C:MBC测定 D:联合药物敏感试验 E:E-test
药物吸收人血液由循环系统运送至靶部位后,并在该部位保持一定浓度,才能产生疗效;并且药物在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药物分布进入肝脏、肾脏等清除器官,有些药物分布到脑、皮肤和肌肉组织。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正确的有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给药时间 C:药物与组织亲和力 D:体内循环与血管通透性 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