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的运动和体内过程,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下列有关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药物的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有效血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B: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与生物利用度成正比 C:当药物达到稳态血浓度时,其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到平衡 D:药物给药一次后,约经7~8个半衰期,可消除95%左右 E:药物清除率(Cl)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被消除的百分率
病历摘要: 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的运动和体内过程,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下列有关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 B: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 C: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了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将首次剂量加大3倍 D:表观分布容积(Vd)大的药物,其血药浓度高
患者男性,60岁,服用过量苯巴比妥中毒测定药代动力学指标发现,表现分布容积35L,血中药物浓度100mg/L,t
为4天。
病人该药物的清除率约为
A:3L/天 B:6L/天 C:9L/天 D:12L/天 E:18L/天
患者男性,60岁,服用过量苯巴比妥中毒测定药代动力学指标发现,表现分布容积35L,血中药物浓度100mg/L,t
为4天。
计算该病人体内药量约为
A:1g B:3.5g C:7g D:10.5g E:14g
代谢个体差异大的药物为
A:降压药 B:苯妥英钠 C:茶碱 D:硝酸甘油 E:呋塞米(速尿)
(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
肝药酶慢代谢者服用丙米嗪血药浓度高
A:非常规给药方案 B: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C:怀疑用药剂量不足或药物中毒 D: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E: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
苯妥英钠血药浓度超过50μg/ml,中毒者昏睡以至昏迷
A:非常规给药方案 B: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的药物 C:怀疑用药剂量不足或药物中毒 D:具有非线性药动学特征的药物 E: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窄,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药物信息服务的工作内容)
开展药物使用评价,药物利用评价
A:负责质量控制工作 B:解答用药问询并进行文献检索 C:撰写科技论文和开展药学研究 D:参与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的活动 E:建立药物信息室(中心),管理药物信息资料
药物进入人体后,会经历一系列的运动和体内过程,如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以下有关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 B: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 C:以近似血浆半衰期的时间间隔给药,为了迅速达到稳态血浓度,可将首次剂量加大3倍 D:表观分布容积(Vd)大的药物,其血药浓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