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检测因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标准化,产物闭管检测减少污染,定量报告检测结果等诸多优点,现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与常规PCR相比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特点。

检测原理利用了Taq酶5′→3′外切酶活性的是

A:双链DNA染料结合法 B:水解探针法 C:分子信标法 D:杂交探针法 E:荧光标记引物法

 宫颈癌HPV病毒分型膜芯片,检测结果背景信号很强。

与玻璃基因芯片相比,膜芯片最大的优势为

A:检测耗时短 B:高通量 C:成本低 D:需要化学基团修饰 E:制备流程简单

1型糖尿病患者,其生化检测结果如下:Na115 mmol/L (132~144 mmol/L);K.6 mmol/L (3.5~5.5 mmol/L);cHCO5 mmol/L (22~27 mmol/L);Creatinine 0.50 mmol/L (0.06~0.12 mmol/L);AG 36 mmol/L (10~17 mmol/L);β-羟丁酸17.5 mmol/L (0.02~0.20 mmol/L);乙酰乙酸4.5 mmol/L (0.01~0.15 mmol/L);Glu 38 mmol/L (3.89~6.11 mmol/L);尿pH 4.0(5.0~7.0 mmol/L)。

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生化检测结果的根源是

A:高血糖 B:肾功能异常 C:胰岛素缺乏 D:酸碱失衡 E:高血钾 F:低血钠 G:胰岛素抵抗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反复颈粗、突眼、心悸、乏力、消瘦j年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复发,前来做吸碘率测定.测定前已停用他巴唑2个月,甲功生化:FT3:11.2pgml(1.8~4.1);FT4:5.45ng/di(0.81~1.89);TSH:0.01μIU/ml。TRAb:289IU/L(<13);TgAb:10IU/ml(<115);TPOAb:6.95IU/ml(<34)。血沉: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增大,双叶甲状腺未见囊实性结节。吸碘率测定结果:2h、4h及24h分别为:5.2%、11.2%、20.7%,结论:甲状腺吸碘率曲线偏低。

吸碘率偏低的原因考虑为

A:近期曾行吸碘率测定的干扰 B:近期行甲状腺TcO显像 C:近期含碘食物及药物干扰 D:考虑病人为甲状腺炎症所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吸碘率曲线偏低的"分离现象" E:考虑他巴唑等药物干扰

医疗机构污水中总余氯检测结果偏低的因素不包括

A:水样经强光照射 B:水样经过振荡 C:水样温度过高 D:水样立即检测 E:水样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

某男性患者,28岁。因反复颈粗、突眼、心悸、乏力、消瘦5年余,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复发,前来做吸碘率测定,测定前已停用他巴唑2个月,甲功生化:FT3:11.2pg/ml(1.8~4.1);FT4:5.45ng/dl(0,81~1.89);TSH;0.01μIU/ml。TRAb:2891U/L(<13);TgAb:10IU/ml(<115);TPOAb:6.951U/ml(<34)。血沉:正常。甲状腺B超:甲状腺增大,双叶甲状腺未见囊实性结节。吸碘率测定结果:2h、4h及24h分别为:5.2%、11.2%、20.7%,结论:甲状腺吸碘率曲线偏低。

吸碘率偏低的原因考虑为

A:近期曾行吸碘率测定的干扰 B:近期行甲状腺TcO显像 C:近期含碘食物及药物干扰 D:考虑病人为甲状腺炎症所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而吸碘率曲线偏低的"分离现象" E:考虑他巴唑等药物干扰 F:近期服用倍他乐克的干扰

某男性患儿,7岁。患血友病5年,多次使用Ⅷ因子进行治疗,近2个月反复发热,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免疫学检查:Anti-HCV阳性,Anti-HIV阳性。其家属检测结果均正常。

该患儿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最可能为

A: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正常 B:CD4细胞↓,CD8T细胞正常,CD4/CD8↓ C:CD4T细胞正常,CD8T细胞↓,CD4/CD8↑ D:CD4T细胞↑,CD8T细胞正常,CD4/CD8↑ E:CD4T细胞正常,CD8T细胞↑,CD4/CD8↓

不会使医疗机构污水中总余氯检测结果偏低的因素是()。

A:水样经强光照射 B:水样经过振荡 C:水样温度过高 D:水样立即检测 E:水样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

医疗机构污水中总余氯检测结果偏低的因素不包括

A:水样经强光照射 B:水样经过振荡 C:水样温度过高 D:水样立即检测 E:水样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