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首页
所有题库
找答案
APP下载
手机号登录
首页
所有题库
技术与质量管理
技术与质量管理
技术与质量管理
更新时间:
类别:技术与质量管理
1、
以下哪个一般不属于质量特性值()
2、
质量定义中的特性可由如下几个方面理解()
3、
质量的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4、
以下哪些属于产品质量()
5、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需要的能力的某一种特性()
6、
质量定义中的实体一般是活动或过程、产品、组织、人员或上述组合()
7、
质量特性值是定性表示的质量特性或称质量适用性参数()
8、
代用质量特性是用户所要求的使用质量特性()
9、
不同类的质量特性值所形成的统计规律相同,采用相同的控制方法()
10、
产品质量是检验出来的()
11、
人是产品质量形成过程中最重要、最具能动性的因素()
12、
检验质量管理阶段是以下哪个阶段()
13、
质量管理是下述管理职能中的所有活动()
14、
质量管理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
15、
质量保证为了组织和顾客双方的利益,为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果和效率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16、
一个组织要搞好质量管理,应加强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落实各级管理者职责,并加强教育、激励全体职工积极
17、
1924年,美国贝尔研究所工程师休哈特提出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管理,并发表著名的“控制图法”,为统
18、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主要运用数理统计这一手段,从产品波动中找出规律性,消除产生波动的异常原因,使生产过程
19、
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的应用方法主要是()
20、
全面质量管理中找出主要影响因素应用方法主要有()
21、
PDCA循环有以下明显特点()
22、
QC小组的特点包括()
23、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控制为主预防为辅的理论观点()
24、
全面质量管理体现了不断改进的理论观点()
25、
全面质量管理采用一套科学的、合乎认识论的办事程序?PDCA循环法(也称戴明环)()
26、
质量原则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27、
质量目标提供了质量方针的框架()
28、
全面质量管理从管因素转变为管结果,抓住主要矛盾()
29、
全面质量管理是()的质量管理。
30、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部分()
31、
质量管理体系两个方面:内部质量管理与外部质量保证,其中前者不全面,后者全面()
32、
一个组织可以有多个质量管理体系,但可以同时只存在一个相同的质量保证体系()
33、
2000版ISO9000族标准有四个核心标准: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
34、
质量体系认证的特点包括()
35、
产品质量认证与质量体系认证的区别是()
36、
质量认证——为确信产品或服务完全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规范而进行的第三方机构的证明活动()
37、
质量体系认证,是指第三方(社会上的认证机构)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评定和注册活动()
38、
收集质量数据的主要目的是()
39、
计数值表现为数轴上的所有点的形式,称连续型数据。如重量、长度等()
40、
样本是指在某次统计分析中研究对象的全体又称母体()
41、
质量数据的修约法则五下舍,五上入,整五则偶舍奇入目的是使舍去与进入的概率相等,误差期望值为零()
42、
产品质量波动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两类,其中异常波动:随机原因引起的产品质量波动()
43、
产品质量正常波动的特点为:大量存在、影响很小、消除难度大、经济代价高()
44、
当质量特性值具有计量值的性质时,往往应用正态分布去控制和研究质量变化的规律()
45、
超几何分布的研究对象为有限总体无放回抽样,即考虑样本抽取后对总体素质的影响()
46、
排列图是为了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使用的图表()
47、
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图或Pareto图。最早是由后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J.M.Juran博士于1897
48、
排列图分析的目的在于从诸多问题中寻找主要问题并以图形的方法直观地表示出来,通常把问题分为三类:A类属
49、
处于稳定生产状态下的工序应具备如下条件()
50、
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有()
51、
进行工序能力分析的意义为()
52、
工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主要表现在()
53、
每一道工序在一定条件下,均有使自己生产的产品达到一定质量水平的能力,通常习惯上把这种能力称之为工序能
54、
质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实际的加工能力()
55、
工序能力的量化可以用+3σ原理来确定其分布范围()
56、
质量标准是指工序加工产品必须达到的质量要求,通常用标准、规格公差(容差)、允许范围等来衡量,一般用符
57、
工序产品的公差与工序能力的比值,它表示该工序能力对产品设计质量要求的保证程度()
58、
当质量特性的分布呈正态分布时,一定的工序能力指数与一定的不良品率P相对应()
59、
工序能力第1级别为:CP>1.67、P
60、
工序能力一般分为5级()
61、
当CP>=1.33时,表明工序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标准的需要。应采取改进措施,改变工艺条件,修订标准,
62、
提高工序能力指数有以下方式()
63、
减少分散程度,即减少e,可采取如下措施()
64、
工序能力调查的基本方法是曲线图,把工序质量标准T与直方图的宽度进行比较。还可以直观地分析分布中心与标
65、
简易工序能力验收法(SCAT)的适用情况一般为()
66、
质量变异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67、
质量变异中的随机误差是由一些经常起作用的,微小的在一定条件下又是不可避免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
68、
系统性原因(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不是一个随机变量,而是随时间、按一定方向,从
69、
如果生产稳定,此时影响产品质量差异的主要成份将是系统误差,如果把测量到的质量数据绘制成分布图,必然构
70、
生产过程的控制状态是随时间推移,生产过程的质量特性值或其统计量均在控制界限之内,且随机分布()
71、
小概率原理是: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是不太会发生的()
72、
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时一般看来考虑哪些方面()
73、
工序质量控制的对象是该工序的质量特性值的波动范围及质量特性值波动的中心位置()
74、
工序质量控制点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75、
控制图的作用包括()
76、
控制图是画有控制界限的一种图表。用来控制生产过程状态(区分波动是系统的或者是随机的)保证工序加工产品
77、
调查一道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主要利用控制图的方法完成()
78、
控制界限主要用以鉴别加工过程是否稳定()
79、
控制界限与公差界限类似,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相同的作用()
80、
控制界限是作为产品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基准,而公差界限则是作为考察整个工序是否异常的判定基准()
81、
控制图存在两类错误,其中第一类错误是虚发警报,加工过程正常,而子样(点子)却越出了控制界限,因而被误
82、
控制图可分为分析用控制图与管理用控制图()
83、
管理用控制图用来调查生产过程(工序)的状态()
84、
大自然中存在的关系可以分类呈()
85、
相关图的形态很多,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86、
观察分析相关图应注意如下事项()
87、
相关和回归分析是揭示和处理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重要统计方法()
88、
回归分析主要用来研究随机变量和随机变量关系的统计分析()
89、
相关分析主要用来研究随机变量和确定性变量关系的统计分析()
90、
关图又称散布图(或散点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91、
画相关图时必须注意坐标轴的标度,原则上应使横轴的数据范围与纵轴的数据范围相等()
92、
利用相关图分析两类数据的相关性时,在实际生产和工作中常常使用中值法()
93、
相关分析主要用来研究随机变量和随机变量关系的统计分析()
94、
相关系数是衡量变量之间相关性的特定指标,一般用r表示()
95、
r的值介于-1和1之间,r的绝对值越小则相关的密切程度越高()
96、
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大致存在线性关系,则可考虑用一条直线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97、
回归分析的最要用途是质量预测和质量控制()
98、
最小二乘法是计算回归参数的最基本方法,是使偏差平方和最小的方法()
99、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中,通常假定因素X是一个可以控制的变量,但对于给定的X,指标Y取什么值则是不可能
100、
对分法也叫平分法,适用于试验范围[a,b]内,目标函数为单调(连续或间断)的情况下,求最优点的方法,
101、
对分法是在试验范围(a,b)内,根据精度要求和实际情况,均匀地排开试验点,在每一个试验点上进行试验,
102、
0.618法又叫黄金分割法。这钟方法在试验范围(a,b)内,首先安排两个试验点,在根据两点试验结果,
103、
分数法的基本原理与0.618法不同()
104、
分数法与0.618法不同之处在于要求预先给出试验总数,或者可由已确定的试验范围和精度计算处试验总数的
105、
以下哪种方法是应用“均匀分散性”和“整齐可比性”的正交性原理,从大量的试验中挑选适量的具有代表性、典
106、
正交试验法的主要优点包括()
107、
1980年代田口玄一(TaguchiGenichi)博士倡导使用直交表的实验设计,并领导一群研究人员
108、
正交试验方法由于对实验的结果再现性高,配置实验的伸缩性大,实验次数少,实验配置容易与解析方法简便等理
109、
正交试验法,也称为正交试验设计法,就是一种多快好省地安排和分析多因素试验的科学方法()
110、
正交试验法在设计试验方案时,一般既适用于可控因素也适用于不可控因素()
111、
在正交试验法中,因素变化的各种状态和条件称为因素的水平,也称位级()
112、
正交表,是指一套编印好的标准化了的表格,是正交试验法的基本工具()
113、
利用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效率高、效果好,这主要是由于正交表具有均衡分散性和整齐可比性两个特性所决定的(
114、
故障的表现包括()
115、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116、
产品可靠性一般包括功能、质量和有效性等()
117、
可靠度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丧失规定的功能的概率,通常用F表示()
118、
失效率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失效的产品数与开始工作时的产品总数之比,通常记为R()
119、
对不可维修产品,从使用开始到发生故障的寿命平均值,称为平均故障间隔,记为MTBF()
120、
对可修产品,从一次故障到下一次故障的时间均值,称为平均寿命,记为MTTF( )
121、
维修度是可维修产品的维修性指标,它是指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0,t)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维修,使产
122、
有效度称产品在时刻t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概率为该产品的有效度,也称为可用度,记为A(t)()
123、
常用寿命分布函数一般不包括()
124、
加速寿命试验应考虑的问题包括()
125、
一般缺陷可分为()
126、
产品质量检验根据流程分为()
127、
全数检验的应用情景包括()
128、
产品质量检验根据检验的数量分为全数检验与抽样检验()
129、
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小部分样本单位进行检验,然后根据不合格品的多少或质量特性,按一定规则√产品总体
130、
计数所谓标准型就是同时严格控制生产方与使用方的风险,按供需双方共同制定的OC曲线的抽样方案,也就即要
131、
调整型抽样方案是根据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来调整检验的宽严程度。可以鼓励生产方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
132、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不包括哪个()
133、
针对关联图表达不对的是哪个()
134、
亲和图法是由哪个国家首创的方法()
135、
过程决策程序图法是一种动态展开的方法,即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方法()
136、
PDPC法是为了实现研究开发目标,在制定计划或进行系统设计时,预测事先可以考虑到的不理想事态或结果,
137、
过程决策程序图法具有有预见性,但是不具有随机应变性()
138、
矩阵图的类型中一般不包括哪个()
139、
矩阵图是在复杂的质量问题中,找出成对的质量因素,分别排列成行和列,在其交点处表示其关系程度,据此可以
140、
矩阵数据分析法把矩阵图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用一定量来表达,即在其交点上可以标出数值资料,把多种质量因素
141、
箭条图法其原理和作图与网络技术分析完全不同()
142、
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小部分样本单位进行检验,然后根据不合格品的多少或质量特性,按一定规则对产品总体
143、
下列产品中属于硬件的是()。
144、
下列产品中属于软件的是()。
145、
下列产品中属于流程性材料的是()。
146、
下列产品中属于服务的是()。
147、
流程性材料在数量上具有()的特性。
148、
一般情况下,对于硬件产品而言,下列产品特性中属于赋予的特性的是()。
149、
按照ISO9000:2000中所描述的概念关系中,“学校—大学”之间的关系应属于()关系。
150、
按照ISO9000:2000中所描述的概念关系中,“学校—培养人才”之间的关系应属于()关系。
1
2
3
4
>>
最新试卷
技术与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