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腔预防保健培训班上,就龋病病因的讨论中,大家对细菌,饮食和宿主等因素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
菌斑pH值变化的最主要作用是
A:形成Stephan曲线 B:使牙釉质脱矿 C:细菌更容易凝聚 D:菌斑成熟度增加 E:唾液缓冲能力降低
补体系统激活是由某种启动因素的作用,使补体各固有成分按一定顺序,以连锁反应的方式依次活化而产生生物效应的过程。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CP),旁路(替代)途径(AP)和凝集素激活途径(MBL)。
参与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的共同成分是
A:C3,C5~C9 B:C1,C2,C4 C:B因子和D因子 D:C4,C6,C7 E:C1,C2,C8
筛选肠球菌属高浓度庆大霉素或链霉素耐药(HLAR),可预测氨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和一种氨基糖苷类的协同效应。
关于高水平氨基苷类药物耐药筛选试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以采用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筛选高水平氨基苷类药物耐药 B:培养基为M-H琼脂,BHI肉汤或BHI琼脂 C:抑菌圈直径6 mm表示耐药,与MIC相关性为>500 μg/ ml D:耐药与作用细胞壁合成药物联合无协同作用;敏感表示与作用细胞壁合成药物联合有协同作用 E:结果不确定只能行肉汤稀释法进行确证
筛选肠球菌属高浓度庆大霉素或链霉素耐药(HLAR),可预测氨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和一种氨基糖苷类的协同效应。
关于庆大霉素和链霉素HLAR肉汤稀释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均采用BHI肉汤 B:含量分别为庆大霉素500 μg/ml和链霉素1000 μg/ml C:培养时间为24 h D:培养温度为(35+_2)℃ E:结果判断标准相同
人类是奈瑟菌属细菌的自然宿主,对人致病的只有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除淋病奈瑟菌寄居于泌尿生殖道黏膜外,其他奈瑟菌均存在于鼻咽腔黏膜。
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肠毒素 B:内毒素 C:肾毒素 D:神经毒素 E:细胞毒素
用于测定细菌各种生物学特性的试剂,须在测试同时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试验,常用的阳性对照菌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B 群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但它们用途不同。
用于杆菌肽试验的阳性对照菌株是
A:大肠埃希菌 B:A群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B 群链球菌 E:流感嗜血杆菌
筛选肠球菌属高浓度庆大霉素或链霉素耐药(HLAR),可预测氨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和一种氨基糖苷类的协同效应。
关于高水平氨基苷类药物耐药筛选试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纸片扩散法、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筛选高水平氨基苷类药物耐药 B:培养基为M-H琼脂、BHI肉汤或BHI琼脂 C:抑菌圈直径6 mm表示耐药,与MIC相关性为>500 μg/ ml D:耐药与作用细胞壁合成药物联合无协同作用;敏感表示与作用细胞壁合成药物联合有协同作用 E:结果不确定只能行肉汤稀释法进行确证
筛选肠球菌属高浓度庆大霉素或链霉素耐药(HLAR),可预测氨苄西林、青霉素或万古霉素和一种氨基糖苷类的协同效应。
关于庆大霉素和链霉素HLAR肉汤稀释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均采用BHI肉汤 B:含量分别为庆大霉素500 μg/ml和链霉素1000 μg/ml C:培养时间为24 h D:培养温度为(35±2)℃ E:结果判断标准相同
用于测定细菌各种生物学特性的试剂,须在测试同时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试验,常用的阳性对照菌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A群链球菌、肺炎链球菌、B 群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等,但它们用途不同。
用于杆菌肽试验的阳性对照菌株是
A:大肠埃希菌 B:A群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 D:B 群链球菌 E:流感嗜血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