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某药物对某病的疗效,研究者选取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服用该药的治疗组和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采用盲法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60名患者中有40名有效,对照组中的60人中有5人有效,经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在该研究中,药物对疾病治疗的有效率为
A:8.3% B:37.5% C:66.7% D:75.0% E:不能计算
为探讨某药物对某病的疗效,研究者选取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服用该药的治疗组和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采用盲法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60名患者中有40名有效,对照组中的60人中有5人有效,经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由观察结果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该药治疗疾病有效 B:该药治疗疾病无效 C:样本量不够大,因此不能下结论 D:未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因此不能下结论 E:该药治疗疾病的疗效超过了安慰剂的作用
为探讨某药物对某病的疗效,研究者选取了12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服用该药的治疗组和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采用盲法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60名患者中有40名有效,对照组中的60人中有5人有效,经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在评价该试验的价值时还应考虑
A:是否详细介绍研究对象的情况 B:是否同时考虑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 C:是否介绍防治措施的实用性 D:是否报告了全部的临床结果 E:以上全对
药物经济学是指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药物治疗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可以:
作为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
A:营销手段 B:新药研究开发手段 C:生产手段 D:营销目标 E:生产目标
患者男性,47岁,药物中毒抢救,试验发现当碱化尿液时,能加快此药物的排泄,酸化尿液时则相反。
该药物排泄现象的机制是
A: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大,重吸收少 B: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大,重吸收多 C:弱碱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大,重吸收少 D:弱碱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大,重吸收多 E:弱酸性药物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度小,重吸收少
在研究,考察药物疗效时,观察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等不良反应的是
A: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B:毒理学研究 C:药物临床试验研究 D:药动学研究 E:药效学研究
研究药物利用指数的作用是
A:提示药物应用的模式 B:提示药物消费的基本状况 C:监测某些药物的滥用情况 D:提示药物消费分布与疾病的关系 E:作为计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额定数据
在研究、考察药物疗效时,观察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等不良反应的是()
A: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B:毒理学研究 C:药物临床试验研究 D:药动学研究 E: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