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人屈原投入()而死。

A:汨罗江 B:长江 C:黄河

战国时代楚国人,做离骚,投汨罗江而死的诗人是谁

前278年,秦国哪位大将攻破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其父而还自系焉 ②不其父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杀人者,臣之父也。

(2)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18.这个故事让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石奢?(2分)

(共8分)答案 16 ① 纵,放;② 私,偏袒 (每空1分,2分) 17 (1)杀人凶犯,是为臣的父亲。(2)于是石奢不听从楚王的命令,刎颈而死。(每句2分,重点词语准确,意思通顺即可。)18 答案示例:为维护法令而舍弃生命。(或孝义兼备)(只要能概括石奢在这个故事中的性格,意思对即可,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五柳先生传》

【乙】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日:“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①。”渔父日:“夫圣人者,不凝滞②于物,而能与世推移③。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④其糟而啜⑤其醨⑥?何故怀瑾握瑜⑦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⑧,受物之汶汶⑨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⑩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古文观止》

[注]①见放:被放逐。②凝滞:拘泥。③与世推移:随着潮流转变作风。④餔:同“哺”,吃。⑤啜(chuò):喝,饮。⑥醨(lí):淡酒。⑦瑾、瑜:皆是美玉。此处比喻高尚的品德。⑧察察:清洁貌。⑨汶汶(mén):昏暗。⑩温蠖(huò):尘滓重积的样子。

1.用“/”断句。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期在必醉 期: (2)衔觞赋诗 觞:

(3)形容枯槁 形: (4)新沐者必弹冠 冠:

3.翻译下列句子。(1)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2)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4.填空。

古仁人注重对个人品行的不懈追求。如甲文中“ ”是世人对五柳先生品行的赞美;乙文屈原自述其志的句子是:“

5.五柳先生的“醉”与众人的“醉”是否相同?请结合文意,谈一谈你的看法。

1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2(1)期望,希望,要求     (2)酒杯     (3)身体,形体     (4)帽子        

3(1)亲戚朋友了解到他这样,有时摆上酒食来招待他。

(2)于是屈原怀抱着石头,就跳进汨罗江自尽了。

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5不同:陶渊明喝醉是为了逃避污秽与腐朽的社会,暗含了作者退隐避世的思想;众人喝醉可见世人随波逐流、浑浑噩噩的心态,表达作者对世人的嘲讽与鄙视。

相同:陶渊明喝醉是为了躲避污秽、腐朽的社会,众人喝醉可见人们麻木不仁,随波逐流,从“醉”反映的社会现实来看是相同的,在两文中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败落。

从下面的故事中任选一个,展开想像,将其扩展为生动形象的一段话。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个字。

(1)李贺骑驴觅佳句 (2)荆轲倚柱而箕踞 (3)屈原怀石投汨罗

略。注意:一要符合人物身份,二要符合情景要求,三要语言流畅、生动,有一定文采。不够50字,扣1分。满分5分。


解析: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B: 遂自投汨罗以死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 不如因而厚遇之 公子亲数存之

加点的字选出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A:人有谁能以身之察察(洁净的样子),受(接受)物(世俗)之汶汶(浑浊)者乎 B:又安(怎么)能以皓皓(皎洁的样子)之白,而蒙世之温蠖(尘垢)乎 C:然皆祖(以……为祖,仿效)屈原之从容辞令,终(始终)莫(没有谁)敢直谏 D:于是怀石,遂(就)自(自动地)投汨罗以(而)死

选出翻译不恰当的一项:( )

A: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张仪到楚国之后,又给楚国掌权的大臣靳尚送上厚礼,并用花言巧语欺骗怀王的宠姬郑袖,怀王竟然听信了郑袖,又放跑了张仪。 B: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于是写了《怀沙赋》。就抱着一块大石头,投进汨罗江而死去。 C: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但他们都只学习了屈原言辞从容不迫,而最终没人敢像屈原那样直言劝谏。此后楚国一天比一天弱小,几十年之后终于被秦国消灭。 D: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但,未尝不呼父母也。” 人在处境窘迫的时候,就要追念根本,所以在劳累困苦到极点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在受到病痛折磨无法忍受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屈原站在汨罗江旁,回顾自己的一生,尽忠职守却被贬放逐,于是发出______ ,最终自投汨罗而死。 ②大陆女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于2015年1月16日病逝。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不禁让人_______ 。 ③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人面对困难束手无策,只能______ ;有人却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永不言败。

A:北门之叹 望洋兴叹 扼腕长叹 B:扼腕长叹 北门之叹 望洋兴叹 C:望洋兴叹 扼腕长叹 北门之叹 D:北门之叹 扼腕长叹 望洋兴叹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