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某御史家人,偶立市间,有一人衣冠华好,近与攀谈。浙问主人姓字、官阀,家人并告之。其人自言:“王姓,责主家之内使也。”语渐款洽,因曰:“宦途险恶,显者皆附贵戚之门,尊主人所托何人也?”答曰:“无之。”王曰:“此所谓惜小费而忘走祸者也。”家人曰:“何托而可?”王曰:“公主待人以礼,能覆翼人。某侍郎系仆阶进。倘不惜千金贽,见公主当亦不难。”家人喜,问其居止。便指其门户曰:“日同巷不知耶?”家人归告侍御。侍御味道,即张盛筵,使家人往邀王。王欣然来。筵间道公主情性及起居琐事甚悉,且言:“非同巷之谊,即易百金赏,不肯效牛马。”御史益佩戴之。临别订约,王曰:“公但备物,仆乘间言之,旦晚当有报命。”
越数日始至,骑骏马甚都,谓侍御曰:“可速治装行。公主事大烦,投谒者踵相接,自晨及夕,不得一间。今得少隙,宜急往,误则相见无期矣。”侍御乃出兼金重币,从之去。曲折十余里,始至公主第,下骑祗候。王先持贽入。久之,出,宣言:“公主召某御史。”即有数人接递传呼。侍御伛偻而入,见高堂上坐丽人,姿貌如仙,服饰炳耀;侍姬皆着锦锈,罗列成行。侍御伏谒尽礼,传命赐坐檐下,金碗进茗。主略致温旨,侍御肃而退。自内传赐缎靴、貂帽。
既归,深德王,持刺谒谢,则门阖无人,疑其侍主未复。三日三诣,终不复见。使人询诸贵主之门,则高扉扃锢。该之居人,并言:“此间曾无贵主。前有数人僦屋而居,今去已三日矣。”主仆丧气而已。
(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筵间道公主情性及起居琐事甚悉 悉:详尽
B.自晨及夕,不得一间 间:一会儿(的时间)
C.既归,深德王,持同学谒谢 既:……以后
D.使人询诸贵主之门,则高扉扃锢 诸:众位、各位
2.下列句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 有一人衣冠华好,近与攀谈B. 家人曰:“何托而可?”
唯求则非邦也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 侍御喜,即张盛筵D. 宜急往,误则相见无期矣
即赐百金赏,不肯效牛马 持刺谒谢,则门阖无人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某御史家人,偶立(于)市间
B.越数日(王)始至,骑骏马甚都
C.传命赐坐檐下,(以)金碗进茗
D.三日三诣,终不复见(公主)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行骗者用心险恶、设置圈套的一组是 ( )
①渐问主人姓字、官阀 ②某侍郎系仆阶进
③家人喜,问其居止 ④今得少隙,宜急往,误则相见无期矣
⑤前有数人僦屋而居,今去已三日矣 ⑥主仆丧气而已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④⑥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骗子租来豪宅,设计多种角色相配合,迷局环环相扣,终于得计。
B.设局者先后蒙骗了御史、侍御、公主三人,可谓“一箭三雕”。
C.御史企图谋求靠山的“覆翼”,利令智昏,以至于损失白银千两。
D.骗子得逞,与“仕途险恶,显者皆附贵戚之门”的政治环境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