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范,字公仪,河内修武人也。太傅袁隗欲以女妻范,范辞不受。性恬静乐道,忽于荣利,征命无所就。弟承,字公先,亦知名,以方正征,拜议郎,迁伊阙都尉。董卓作乱,承欲合徒众与天下共诛卓。承弟昭时为议郎,适从长安来,谓承曰:“今欲诛卓,众寡不敌,且起一朝之谋,战阡陌之民,士不素抚,兵不练习,难以成功。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不若择所归附,待时而动,然后可以如志。”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袁术备礼招请,范称疾不往,术不强屈也。遣承与相见,术问曰:“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秦失其政,汉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民之众,欲徼福齐桓,拟迹高祖,何如?”承对曰:“在德不在强。表能用德以同天下之欲,虽由匹夫之资,而兴霸王之功,不足为难。若苟僭拟,干时而动,众之所弃,谁能兴之?”术不悦。是时,大祖将征冀州,术复问曰:“今曹公欲以弊兵数千,敌十万之众,可谓不量力矣!子以为何如?”承乃曰:“汉德虽衰,天命未改,今曹公挟天子以令天下,虽敌百万之众可也。”术作色不怿,承去之。
太祖平冀州,遣使迎范。范以疾留彭城,遣承诣太祖,太祖表以为谏议大夫。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范谢曰:“诸君相还儿厚矣。夫人情虽爱其予,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贼义其言,悉以还范。大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
陈,以为议郎,参丞相军事,甚见敬重。大祖征伐,常令范及邴原留,与世子居守。太祖谓文帝:“举动必谘此二人。”世子执子孙礼。救恤穷乏,家无所余,中外孤寡皆归焉。赠遗无所逆,亦终不用,及去,皆以还之。建安十七年卒。
选自《三国志·魏书》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方正征,拜议郎 以:由于
B.卓阻兵而无义,固不能久 固:一定
C.干时而动,众之所弃 干:通“于”,在
D.然吾怜戬之小,请以陵易之 易:交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且起一朝之谋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B. 昔周室陵迟,则有桓、文之霸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太祖自荆州还,范得见于陈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 虽敌百万之众可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当太祖征伐之时,他常让张范和邴原留守许都,辅佐太子,并要求文帝如有行动一定要向张、邴二人咨询,太子以子孙之礼相待张范和邴原,甚为敬重。
B.袁术准备了厚礼来招请张范,张范推辞有病没有前往,但是他派张承前去,因此袁术没有敢为难他。
C.曹操将要征讨冀州,袁术就此事征张承的意见,张承据实而论,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敌百万之众,若战,袁术必败无疑,袁术听此大怒。
D.张昭认为诛灭董卓一事绝难成功,不如待机而动,张范听从了其弟的建议,辞官归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承然之,乃解印绶间行归家,与范避地扬州。
(2)范子陵及承子戬为山东贼所得,范直诣贼请二子,贼以陵还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