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
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
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题。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旷达乐观,超然物外(或“超脱”)。
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
A: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吾与子之所共适:是我和你共同享用的。 B:其志如此,技之功又须问耶 技之工又须问耶: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 C: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不能不动客子之愁:不能不触动我这个客居他乡人的愁思。 D: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我们这些百姓准备饭食去接待官差。
5.下列每组两句中全有通假字的是: ( )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D:意有所及,梦亦同趣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2.下列每组两句中全有通假字的是( )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D:意有所及,梦亦同趣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5.下列每组两句中全有通假字的是:(3分) ( )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D:意有所及,梦亦同趣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10.下列各句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B: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C: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23.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3分)
(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分)
(3)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4分)
(1)只有韩愈奋然不顾时俗,冒着(或顶着)人们的嘲笑侮辱,招收后辈学生。(3分,“独”“犯”“后学”各1分)
(2)这以后才知道我以前根本没有真正地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3分,“然后”“向”“于是”各1分)
(3)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与你尽可共同享用。(4分,“是”“藏”“适”以及第一句判断句式,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
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注意三句关键字句的翻译:(1)“独”“犯”“后学”,(2)“然后”“向”“于是”,(3)“是”“藏”“适”以及第一句判断句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阅读:
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逝者如斯 _____________ (2)而未尝往也 (3)而吾与子之共适_________
(4)而卒莫消长___________ (5)肴核既尽,杯盘狼藉_____________
(6)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____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1】(1)这 (2)曾经 (3)享用
(4)终究 (5)已经
(6)相互
【小题1】(1)如果将从那变化的角度来观察它们,那么天地万物的变化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会停止。
(2)这是大自然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并且是我和你们共同享用的宝藏。
解析:
略
13.名句默写。(6分)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3)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2)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中如有任何书写错误,则该空不得分。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这几句中,注意“禁”“羁”等字容易写错。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