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分)(《过秦论》)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2分)(《寡人之于国也》)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分)(《劝学》)

(4)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分)(《师说》)

(1)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2分,“山东”“遂”“亡”“族”各占0.5分】

(2)(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2分,“憾”“始”各占1分】

(3)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2分,“假”“绝”各占0.5分,“水”占1分】

(4)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2分,“嘉”“道”“贻”“以”各占0.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应注意翻译古文“信、达、雅”的总要求。(1)关键字:“山东”译为“崤山以东”,“遂”译为“于是”,“亡”译为“消灭”,“族”译为“家族”。(2)关键字:“憾”译为“不满”,“始”译为“开端”。(3)关键字:“假”译为“借助”,“绝”译为“横渡”。(4)关键字:“嘉”译为“赞许”,“道”译为“风尚”,“贻”译为“赠给”。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9.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几世几年,掠其人。 剽:抢劫,掠夺。 B:君子不齿。 齿:并列,排列。 C: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道:古代的方法。 D:作《师说》以之。 贻:赠送。

6.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C: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D: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之。

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长策而 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之以孝悌之义。

A.遗 振 述 B.贻 振 申 C.贻 震 述 D.遗 震 申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作《师说》以贻之(遗留) B:必浚其泉源(疏通、深挖)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 简能而任之(选拔) C:蜀山兀,阿房出。(突兀) D:字而幼孩(教育) 戍卒叫,函谷举(攻占)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部)

与“贻人口实”的“贻”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B: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 C:贻笑大方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下列加点字含义解释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哪,岂 B: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 族:宗族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盛;大、高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嘉:赞许

找出下列各实词的意义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 贻( )

A: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柳毅传》) B: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C: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诗经·静女》)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粗的虚词与例句中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