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中,“尚”之义为()
A:上 B:高 C:尚且 D:崇尚
在“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中“事”之义为()
A:运用 B:奉行 C:做事 D:研究
语译题: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以下“斯”字词义相同的是()
A:由堂人室,具悉本源,斯不致误己误人 B: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C:张公、华公,皆得斯妙道者也 D:斯言之玷,窃为吾子羞之 E:勿约而幽明斯契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中“斯语”具体指()。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宿)(请事)
在“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中,“事”的意义是:
A:运用 B:奉行 C:做到 D:行事 E:研究
1.下列画线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大)道 请问其目(条目) 克己复(回复)礼 B:授(付出)命 请事(实行)斯语 能近取譬(比方) C:饭(吃)疏食 其言不让(责备) 辟(躲避)人之士 D:往者不可谏(进谏) 仪封人请见(引见) 耰而不辍(停止)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①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②子贡曰:“如有博施(1)于民而能济众(2),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3)其犹病诸(4)。夫(5)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6),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 (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请结合上面的文字,谈谈你对孔子所说的“仁”的理解和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解析:
1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2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