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

从独立性来看,社会审计()。

A:仅仅与委托人独立,与被审计单位不独立 B:仅仅与被审计单位独立,与委托人不独立 C:与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都独立 D:与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都不独立

设事件A与B相互独立,且0<P(A)<1,0<P(B)<1,则能下结论:

A:A与A∪B一定不独立. B:A与A-B一定不独立. C:A与B-A一定不独立. D:A与AB一定不独立.

下列句子中,有形容词使动用法的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C: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D: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E: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故人不独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

亲:以……为亲;

对比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回到下列问题:(15分)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②黄发垂髫( )

无论魏晋( ) ④故人不独其亲( )

6.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妻子邑人 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单指男方的配偶

B.、大道之行也 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今义:宽阔的道路

C.、来此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极其优美的环境

D.、女有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到原处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8.根据选文,请分别写出出自【甲】文和【乙】文的一个成语(2分)

【甲】 【乙】

9. 【甲】文中描绘的理想境界和【乙】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有什么相似的地方?(3分)(答出三点)

5、①类    ②指小孩   ③不要说,更不必说  ④以……为亲(把……当作亲人)                6、C   7、①其他的人 各自又 邀请 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他。

②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

8、(2分)甲: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得、无人问津)

          乙: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夜不闭户)

9、(3分)①人人安居乐业,生活悠闲、平和

 ②人人受到社会的关爱

③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压迫 

④贫富差距不悬殊  ⑤有共同的信仰和道德价值观  (要求答出三点)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同类的一句是()

A: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B: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C: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后面问题。

归洛道中 陈与义

洛阳城边风起沙,征衫岁岁负年华。

归途忽践杨柳影,春事已到芜菁花。

道路无穷几倾毂,牛羊既饱各知家。

人生扰扰成底事,马上哦诗日又斜。

2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21.“牛羊既饱各知家”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0.这首诗通过描写作者回家乡洛阳途中所见的“风起沙”“杨柳影”“芜菁花”“牛羊”以及所感受到的“几倾毂”,(2分)表达了作者的思念家乡之情及对年华易逝而壮志难酬的感慨。(3分)

21.这一句诗写牛羊吃饱了分别回家,是途中所见,(2分)也是作者借牛羊知家来表达自己对家的思念,(2分)又承上句写自己归家的急迫,引出尾句夕阳西下,更加衬托作者的归心似箭。(2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结合全诗语句和诗的题目分析。根据诗题可知,此诗写于作者回家乡洛阳途中。诗的前三联写途中所见,第四联写心中所想。诗人见到的是“风起沙”“杨柳影”“芜菁花”“牛羊”和“道路无穷”,想到的是自己“人生扰扰”,时光易逝。答题时可根据这些内容总结归纳。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1.

试题分析:分析某句诗在诗中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在内容上,这一句诗写途中所见的牛羊吃饱了分别回家,作者借牛羊知家来表达自己对家的思念。在结构上,此句承上句写自己归家的急迫,引出尾句夕阳西下,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