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所以后世也称他为

王右军诈睡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佯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⑤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⑥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人称其有智。(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 ②减:不足 ③大将军:王敦 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⑤孰:熟⑥从:纵

2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右军 开帐

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

22.文中的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分)

20、觉:醒来。及:等到。21、王敦事情商量到一半,才想到王右军还没起床,两人彼此大惊失色,说道:“不得不杀掉他。”  22、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8分)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

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8.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王 羲 之 尝 诣 门 生 家

A.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B.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C.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D.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

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1)书( ) (2)愠( )

10. 说说“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A 

9. (1)写  (2)生气、发怒

10. (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

11. 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

附全文译文:王羲之曾经到他的一个弟子家,看到一棐木几案平滑干净,就在上面写字,这些字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来(这些字)被这个弟子的父亲误刮去了,这个弟子懊恼了好几天。(王羲之)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把六角扇在卖。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老妇人遵照他说的(去做),人们都争着来买这把扇子。又有一天,老妇人又拿着一把扇子来,王羲之笑着却不答应。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就像这样啊。

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④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⑤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②减:不足。③大将军:王敦。④孰:熟。⑤从:纵。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⑴相与大惊曰 ( )⑵乃阳吐污头面被褥 ( )

2.给上文划线句断句。(2分)

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

3.文中大将军和钱凤为什么“大惊”?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4.结合选文说说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分)

附加题1.(1)非常( 2).通“佯”,假装

2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错或漏一处扣1分)。

3.大将军与钱凤商议叛逆的事情,忘记了王右军在帐中睡觉(1分),担心他们商量的计谋被右军听到了(1分),为此感到大惊。(意思符合即可)

4.从“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可看出他机智(聪明)、沉着(冷静、镇定)(2分),联系原文2分(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原文意思)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王羲之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王羲之诣门生家: (2)姥初有色: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2分)

4.文中是怎么刻画王羲之的人物形象的?(3分)

1.(1)尝:曾经  (2)愠:生气、发怒        

2.(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

3.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      

4.侧面描写:桌子被划坏后门生的态度和佬的态度;正面描写:通过王羲之在门生桌上刻字和帮助老媪的事件中写出了王羲之的随和、善良。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4~16题。

王羲之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4.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王羲之诣门生家 尝:

(2)姥初有色 愠:

1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译文:

16.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3分)

14.(1)曾经    (2)生气、发怒    (2分)

15.(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2分)

16.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④,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⑤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⑥,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持六角竹扇卖之

A. 持/六角竹扇卖之 B. 持六角/竹扇卖之

C. 持六角竹扇/卖之 D. 持六角竹扇卖/之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 ) (2)( )

3翻译下面句子。

(1)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2)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4.“他日,姥又持扇来”,王羲之为何“笑而不答”?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1.c   

 2(1)曾经   (2)生气,发怒

3.(!)后来这些书迹被门生的父亲误刮去,这个门生惊怒懊丧好几天。(2)(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书写的,用(它)(可以)卖一百钱。

4.他觉得老姥太贪得无厌,不愿再在她的扇上题字,因此“笑而不答”。

5.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累日”;在老姥卖的扇子上题字后,“姥如其言”,因此“人竞买之”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道家,又称“道德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他们的言论主张分别记录在《老子》《庄子》中。 B:《吕氏春秋》,又名《吕览》,由吕不韦及其门客编纂,是战国末期纵横家著作集。 C:《陈情表》选自《文选》。陈,是“陈述”之意。表,是古代臣下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D:《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他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古代又称他为“王右军”。 B:《兰亭集序》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C:《兰亭集序》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叹。 D:文章写景、叙事、抒情、情景交融,文简意丰,所以,是“序文”中的佳作。

“书圣”王羲之是琅琊临沂人,后移居会稽山阴。因担任过右军将军,故后人称他为王右军。王羲之生活在东晋时期,当时选用官吏主要采取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民主选举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